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打造優質投資環境 歡迎大家投資臺中

  • 資料發布日期:111-05-02
  • 最後更新日期:111-08-23
臺中

文《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受美中貿易戰及新冠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面臨重組,臺中除享有地理區位、人口、產業群聚效應等優勢,市府亦致力推動重大建設、積極輔導產業及排除投資障礙,使臺中成為臺商回流投資、設廠的重要目的地。包含世界第二大滾珠螺桿製造商-上銀科技(HIWIN)、NOR Flash全球最大供應商龍頭-華邦電(Winbond)、全球最大LED測試設備商-惠特科技(FitTech)以及精密光學塑膠鏡頭領導廠商大立光(Largan)等指標企業皆選擇臺中增資擴廠。
近期面板大廠友達宣布投資1,000億至1,500億元在中科增建新廠,臺中市企業投資總金額至4月初己達1兆477億元,加上科技部宣布中科園區二期擴建,台積電也可望投資1兆元在臺中擴廠引進全球最先進製程,臺中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半導體核心重鎮。

【強化招商硬環境】
一、交通樞紐優勢:臺中位居臺灣西半部交通樞紐,具備三鐵(陸)、臺中港(海)、臺中國際機場(空)等陸海空交通優勢,2021年臺中捷運綠線完工通車,臺中交通網絡進入新紀元,軌道經濟效益可望帶動捷運沿線商業快速起飛,未來藍、橘線串流,發展前景可期。

二、幸福城市創造人力優勢:根據《天下雜誌》最新民調,臺中先後獲選《天下雜誌》幸福城市第二名,更以90.6%幸福感榮獲《聯合報》幸福城市第一名。市民認同感提升,加上企業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與外縣市人口移居。根據統計,2017年臺中人口躍居全臺第二大城,人口持續成長,現已達到281萬的規模,2021年下半年勞動人口近6成,為最具潛力的成長型都市,且計有31所大專院校,可為企業提供大量優質儲備人才。

三、產業群聚形成科技廊帶:

(一)六大產業聚落:臺中集半導體、智慧機械、綠能等三大產業聚落,吸引上下游相關供應鏈廠商、中小企業進駐中部科學園區及周邊產業園區,串聯成完整的產業結構,形成科技廊帶。
大肚山黃金縱谷的精密機械聚落全球單位面積產值第一、密度最高,從工具機暨機械零組件、木工機械、手工具到光電面板產業、自行車及零組件、航太產業,共計約1,500家精密機械廠及上萬家的供應,帶動就業人口逾30萬人,年產值約9,000億,生產全球科技龍頭的關鍵零組件,左右全世界的半導體、面板產業。
臺中產業聚落除前述工具機產業,尚包括年產值870億的手工具產業、年產值225億元的木工機械產業、年產值1,400億元的自行車產業、以及全球產業吸引力評比逐年攀升的航太產業與完整的光電產業供應鏈,加上足以建構電動車市場的能源產業聚落,臺中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離岸風電產業樞紐:中部外海極具發展離岸風電潛力,臺中港基礎建設完備,為推動離岸風機重件施工碼頭之最佳基地,目前已進駐永冠集團、天力離岸風電、世紀樺欣風能、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力再生能源等4家風電業者,預估投資約165.9億元,創造約1,425人的就業機會。2021年西門子歌美颯宣布臺中機艙組裝正式投入生產,成為全臺第一座、也是亞洲第一的在地機艙,且為歐洲以外唯一的離岸風機機艙組裝廠,預計將搶攻逾5成亞太地區風機市場市占率,未來亞太地區每2座風機就有1座來自臺中。

四、重大建設、百貨集團帶動城市經濟:市府持續推動各項重大建設,包括中部首座大型會展場地-臺中國際會展中心、集結美術館與圖書館於一身的國際級建築-臺中綠美圖、國際級展演場地-臺中巨蛋等重大建設,未來3至5年間將陸續啟用,加上已正式通車的捷運綠線,將帶動周邊相關產業,促進城市經濟及貿易發展。此外,百貨業者積極布局,幾座大型購物商場未來5年內將陸續加入營運,帶動大臺中內需市場。

【打造招商軟實力】
一、「行動」招商、主動訪視,傾聽業界需求:
市府成立招商工作小組,由經發局率隊,主動實地訪視企業,瞭解廠商投資臺中面臨的問題及需求,針對企業需求提供最新招商地塊資訊及中央和市府整體招商政策資訊,促成投資順利落地。

二、設置單一招商服務窗口:2019年因應臺商回流,領先六都成立「臺商專區」投資單一招商服務窗口,整合臺商返臺投資相關資訊,以一站式專人、專案、高效率服務,提供投資優惠措施、土地、融資、稅務、水電、人力等資訊,加速行政流程排除投資障礙,並建置「投資臺中」網站,提供臺中投資環境資訊及最新產業訊息。(「投資臺中」網站https://www.invest-taichung.com.tw/   ;諮詢專線04-22289111)

 

三、跨局處協調解決投資障礙:透過電訪關懷、率隊訪廠等,瞭解廠商面臨的投資障礙,如環境影響評估、都市設計審議、建造申請、擴廠計畫等各項行政流程,其涉及法規或須中央地方、市府跨局處協調部分,主動召開「投資障礙協調會議」,邀集中央、市府等相關單位協商,簡化公部門橫向連結,提供企業完整、明確的法規意見及解決方案,穩定廠商投資信心。

四、加速解決缺工問題:市府啟動投資障礙排除機制,配合中央政策鬆綁進行地方政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程序,送請勞動部審議,類型橫跨百貨商場、飯店商辦、金融服務業及製造業等,加速企業向勞動部申請外籍移工流程,截至今年4月,已完成8家資格認定,促進投資額近237億,協助引進約312名外籍移工,並間接帶動本國就業2,278人。

五、積極開發產業園區,滿足用地需求:「土地」是產業投資要件,市府透過公有地作園區開發、協助民間產業園區加速開發、毗連用地擴展、工業區立體化、投資障礙排除小組等5大策略,解決缺地問題,並積極推動工業區開發計畫提供產業用地。
營運中的新產業園區包含豐洲科技工業園區一期、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一、二期、太平產業園區,已開發面積為223公頃。此外,潭子聚興產業園區亦已開工動土,加上目前正持續推動的神岡豐洲科技工業園區二期、大里夏田、大里塗城及擴大神岡產業園區等,預計至2026年可新增產業用地614公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