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臺北科技廊帶.啟動創新未來
- 資料發布日期:111-07-12
- 最後更新日期:111-08-23

文《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為健全商貿環境、打造創意搖籃,臺北市政府打造以研發營運為導向的科技產業廊帶,提供發展腹地,扶植重點產業,以4+1產業園區計畫為未來產業空間布局戰略,包含南港生技產業聚落計畫、內科2.0計畫、士林北投科技園區、生態社子島計畫與及圓山新創聚落,藉由型塑產業聚落,打造完整產業廊帶,帶動整體產業升級與轉型,促進產業跨域融合,增進周邊產業群聚鏈結。
臺北市具備良好城市基礎建設、友善安全生活環境、豐富多元文化底蘊以及與世界接軌的高科技產業及創新能量,匯聚70%以上僑外投資及近七成外商公司,近年來新興醫療生技、生活服務、設計文創、會展產業也蓬勃發展,獲國際市場關注及正面評價,整體產業環境朝向研發創新、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
資通訊產業優勢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21全球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臺北市在118座城市中脫穎而出,躍進全球第4名、亞洲第2名;國際調研機構StartupBlink發布「2022年創業生態系排名」報告,臺北市在硬體與物聯網全球排名第7名。臺北市有12,186家的資通訊企業,生產總額達1,834億美元,約新臺幣5.5兆元,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已匯聚高達23萬名科技菁英,吸引眾多國際知名企業投資進駐,兩園區的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數量,已近臺北市總數的三分之一。
文化創意產業優勢
臺北市藝文資源豐沛,建設有「華山文化創意園區」、「松山菸廠文化園區」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3處創意園區,另文化創意街區共8個、博物館58座、專職藝文展演場地20處,為全國第一,造就民間創造力源源不絕。
會展產業優勢
2019年全球指標性國際會議組織「國際會議協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 ICCA)」評比報告,臺灣舉辦163 場協會型國際會議,超越泰國躍升為亞洲前 4大會議國,全球第26名,充分展現臺灣舉辦國際會議之獨特魅力與豐沛能量。
依據MEET TAIWAN調查資料,2018年臺灣會展產業產值達新臺幣462億元,其中於臺北市舉辦的展覽數占全國62.72%,臺北擁有最完善的會展軟硬體設備,全市有18家5星級酒店會議與展覽空間、臺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花博公園爭艷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臺北市南港展覽館,展場空間達11.3萬平方公尺,近7,491個展覽攤位,未來南港國際會議中心啟用後更可提供充裕的會展空間。
生技產業優勢
臺北市有555家生技企業,搭配全國最密集的研究機構及醫療中心,包括中研院、國家實驗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國衛院等十幾所大型研究機構、10家醫學中心、20家創新育成中心、20所設有生技醫藥相關系(所)的大專院校等,營收近新臺幣2,305億元,占全臺50%。為壯大臺北科技產業廊帶能量,吸引生技及新興科技等高端產業進駐,臺北市刻正積極打造台北生技園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2項計畫。
台北生技園區
鏈結中研院主導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串聯新竹生醫園區,打造國家級生技產業廊帶,是臺北市東區門戶計畫八大構想之一,北市府自2016年啟動南港生技產業聚落開發計畫,以促參BOT公私協力方式,開發「台北生技園區」,預計2023年正式營運。台北生技園區提供生技醫療產業育成,臨床試驗及試量產機能,在臺北市與中研院合作下,藉由基礎研究的中央研究院、新藥開發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和臨床實驗的臺北生技產業發展聚落,結合南港軟體園區、高鐵、南港交通,串聯新竹生醫園區帶動南港生技產業聚落發展。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周邊擁有密集的生醫資源,具備豐沛醫學中心及醫護系所的區位優勢,可向東串聯「內湖科技園區」、「南港產業聚落」及結合西側的「生態社子島」,將科技產業軸帶發展效應加以延伸,使臺北市成為臺灣科技產業發展重鎮。因應全球產業的智慧化趨勢,園區從生活、生態、生產三面向規劃朝「智慧跨域園區」發展,吸引ICT、生技、新興科技等高端產業進駐,成為下一個臺北市產業發展引擎。更多資訊請洽: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科專區用地資訊平台(https://bstp.gov.taipei/)
臺北市投資服務辦公室(Invest Taipei Office; ITO)
北市府自2016年9月成立臺北市投資服務辦公室(ITO),提供國內外企業客製化一站式招商服務。ITO依據企業需求和問題提供協助,並視問題性質跨局處會商解決投資問題,同時亦結合中央部會提供輔導服務及行政協處,共同促成企業投資進駐本市;截至2022年5月合計提供1,638家企業投資服務,成功協助於臺北市投資達180件。
(ITO服務電話:02-27574518、網址:https://invest.taipei/)
促參表現卓越
透過釋出政府資源,引進民間資金投入重大公共建設,開放民間共同參與開發國家資源。財政部核定臺北市政府2015年至2021年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簽約案件共100案,累計簽約金額2204.73億餘元。目前招商中案件包含:臺大紹興南街公辦都更案、結合社會住宅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等,更多資訊可參考「臺北市公有土地開發聯合招商」網站(https://pppproject.gov.taipei/)以及「捷運土地開發」網站
(https://www.dorts.gov.taipei/cp.aspx?n=13E3CDAD207565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