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中國大陸建置跨國企業資料庫 可追稅10年

  • 資料發布日期:110-09-20
  • 最後更新日期:110-11-05

據經濟日報7月22日報導,跨國企業移轉訂價受到全球重視,臺商要特別留意中國大陸近期對移轉訂價的追稅行動,若遭認定有不合常規的情形,將遭補稅高達10個年度。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段士良指出,讓跨國集團移轉訂價的資料透明化,已經是全球趨勢,大陸稅法也賦予稅局權利進行海外資料蒐集,然而大陸蒐集移轉訂價資料的做法,卻跟臺灣不一樣。

舉例而言,臺灣國稅局在查核移轉訂價報告時,大多是單年度的查核,即便跨國臺商被國稅局挑戰,要求調高在臺灣的利潤配置,並追回部分稅款,那也是單一年度的事。

最近大陸稅局持續針對跨國集團在大陸的子公司發出通知,要求提供集團全球關聯交易的移轉訂價相關資料,而且要求的資料非常細節,包含海內外各關聯公司的營收、獲利狀況、持有資產、承擔功能以及風險等資料。

段士良表示,大陸要求資料的範圍,甚至還追溯到最近10年,其目的可能是在建立大數據資料庫,但是對臺商而言,未來如果大陸稅局挑戰集團的移轉訂價策略,就可能一口氣對過去10個年度進行追稅。臺商填報相關資訊時務必小心,特別是上市櫃企業,另一方面,由於大陸要求揭露集團價值鏈的資訊,臺商填報時就必須更加注意,如果在大陸配置的利潤,與價值鏈的資訊不相符,就很可能被追稅,而且是連續10個年度。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