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耗雙控 中國大陸加強限電衝擊臺商
- 資料發布日期:110-10-23
- 最後更新日期:110-11-05
據中央社9月23日、工商時報9月25日報導,中國大陸今年加強落實「能耗雙控(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政策,限制高耗能產業煤、電用量。大陸8月發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點名江蘇等9個省(區)能耗強度不降反升,浙江則是被點名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引發地方在中秋節前夕實施限電,且部分地區的力度更前所未見。
昆山、蘇州等臺資科技廠重鎮,因限電政策,連帶影響蘋果供應鏈、電子代工、光電與電子零組件等四大領域生產與出貨,台友達、台郡、金像電等指標廠都受波及。業界粗估,這波停工雖僅5天,影響臺資科技廠營收至少新台幣百億元起跳。
位在長三角的臺商表示,以前地方政府會聽取企業意見,但這次下達命令的層級高,儘管臺商持續大聲反映都沒有效果。且臺商也無法預料限電措施是否會延長,目前採取的措施對產能及發貨影響還可承受,如果限電再往後兩周,不只高耗能產業受波及,估計各行各業都會有影響。
凱基投顧指出,「能耗雙控」政策對臺廠電子供應鏈將有短期衝擊,也顯示中國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將帶來綠能發電、電動車、儲能等產業長期商機。
但對整體產業的短期影響有四大重點需注意,第一點是高耗能產業將因減產導致報價調漲,而調漲足以彌補減產損失,臺廠的塑化、鋼鐵、造紙將受惠;其次是電子供應鏈將有短期停工衝擊,包含零組件、PCB、被動元件、散熱、電源等,實際影響需視限電政策時程,及業者本身庫存及產能調配的因應策略;而主要產能在中國之外的銅箔有潛在轉單題材;對水泥、成衣、製鞋等傳統產業的臺廠影響則偏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