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意中國大陸經濟特區稅事合規性 避免成為查核重點
- 資料發布日期:110-10-23
- 最後更新日期:110-11-05
據經濟日報9月29日報導,中國大陸陸續推出橫琴、前海、大灣區、海南等區域性經濟特區,讓各地所得稅率產生差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醒,未來臺商在大陸境內跨區域的企業重組、業務重組行為,可能會成為稅務機關查核重點。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徐丞毅表示,上述地區近期更新租稅政策,延續獎勵特定產業,企業所得稅可適用15%優惠稅率,以橫琴為例,即是給予科技、中醫、會展、金融等產業優惠。大陸這幾個區域性經濟特區,有點類似40年前的深圳發展,不只給予租稅優惠,還強調其試點放寬物流、人流與金流管制,部分租稅方案更讓當地臺商的個人所得稅,實質稅率降至15%水準。
因應優沃的租稅條件,徐丞毅分析,區域性經濟特區影響了臺商在大陸境內的布局,為了享受租稅優惠,部分臺商調整既有大陸事業體的功能業務、人員編組,重新改寫以滿足經濟特區的規範。這讓臺商在大陸的營業據點,將會跨及二地,甚至三地以上,雖然過往境內關聯交易,不是大陸移轉訂價查核的重點。
但是隨著經濟特區增加,大陸境內已經存在所得稅率差異,未來稅務機關很可能盯上企業業務重組,對其合理性的查核,只會愈來愈嚴格。
目前大陸提供的優惠政策,多採用「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留存備查」的模式,徐丞毅提醒當地臺商,租稅優惠雖然取得方便,稅務機關卻可能透過大數據查核,抓出不符規定的企業、人員,臺商務必留意當地配置的合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