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中國大陸以數控稅 臺商將受影響

  • 資料發布日期:111-01-06
  • 最後更新日期:111-01-06

據工商時報12月7日報導,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資深執行副總經理陳文孝指出,大陸臺商面對金稅四期與全電發票的開展,未來企業的營運與財務狀況對稅務機關將是透明又即時。企業應評估自身是否存在兩帳不一致的狀況,並應盡速調整。調整過程中應注意企業可透過集團營運流程優化以及關係人間合理利潤分配外,帳務上關於應收應付款涉及外匯匯出入、存貨管稅帳差異處理與模具費收入的安排也是重點。

另外,陳文孝表示,企業也要考慮今後每期與跨期的財務稅務比率合理性。因為稅務機關已從「以票控稅」進至「以數控稅」,所以財稅數字變化與比率的合理性甚為重要。企業應建立財稅數字預警系統,針對數字異常先行了解與整理,除可增強企業財稅品質外,也可因應稅務機關未來的稽查。

2021年11月30日中國大陸上海、廣東及內蒙古自治區等三地稅務局陸續發布《關於開展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試點工作的公告》,宣布展開全面數字化電子發票(全電發票)工作,並於2021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

全電發票主要包括簡化領票、即時管理、便捷開票等3大項目。以簡化領票流程而言,全電發票取消了傳統發票中領票環節以及開票份數、限額、特定號段等約束,透過去介質、賦碼制以及授信制等措施,實現開票「零前置」。

另在便捷開票部分,全電發票解除專用設備限制,納稅人除透過電腦的方式外,也可實現透過手機APP隨時隨地即時開票,並去除特定版式,提升納稅人開票之便利度。

以即時管理而言,全電發票開具同時,發票資訊會透過系統同步發送至受票方,使受票企業可第一時間查詢及下載;開票企業也可透過與ERP等財務系統的對接,實現發票報銷、入帳、歸檔一體化的操作與追蹤,優化企業對於發票之管理。

此外,因交付發票更即時,過往因紙本發票傳遞時間,產生之收入認列差異將不復存在,未來交易一旦發生,銷售方即可開立發票認列收入,並可同時符合受票方交付發票之要求,大幅降低收入認列之時間性差異,過往企業常用之「未開票收入」跨期調整情形預期也將顯著下降,降低企業辦稅成本。

至於未入帳者,不用再填立《紅字發票信息確認單》,由開票方全額開具紅字全電發票;已入帳者,未來開票方及受票方均可發起紅沖發票流程,經雙方確認後,生成《紅字發票信息確認單》,由開票方全額或部分開具紅字全電發票。

藉由全電發票聯網的特性,未來稅務機關將可透過金稅系統、大數據及人工智能識別等技術,偵測到企業發票之異常情事,而全電發票因採授信制度,未來納稅人開票額度也將受到其稅務風險程度、納稅信用等級以及實際經營情況等因素直接影響,亦即稅務機關可能透過降低開票額度、中斷開票權限等措施,藉以制裁相關違規企業。

全電發票樣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