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中國大陸對臺措施 逾半臺商沒興趣

  • 資料發布日期:111-05-13
  • 最後更新日期:111-06-17

據5月2日自由時報報導,中國大陸近年陸續推出對臺31條、26條與農林22條等措施,去年又通過「十四五規劃」向臺商招手,但經濟部投審會調查,臺商增加對臺灣或新南向國家投資比例都高於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2018年2月大陸提出「對臺31項措施」,隔年11月推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26條,去年3月又提出「關於支持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的農林22條,同時拍板「十四五」規劃,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向臺商招手。

但投審會委託中經院最新調查,針對對臺31條、26條與農林22條等措施,臺商「有興趣」在中國大陸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及參與相關領域投資者僅2.41%、3.88%及4.02%,「沒興趣」者高達71.22%、68.94%及65.86%;甚至「有興趣」申請中國大陸補助也僅14.46%,沒興趣達57.56%。

臺商參與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也興趣缺缺。「有興趣」在中國大陸設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及參與條文及領域投資僅3.61%、5.49%及4.82%,「沒興趣」達71.89%、69.88%及65.73%。

另外,中國大陸被視為主導推動RCEP的主要國家,但增加對其投資者僅2.28%,遠不如擬增加投資臺灣的11.39%與投資新南向國家的27.54%。

某位西進汽車零組件廠的臺商直言,中國大陸積極政策扶植紅色供應鏈取代臺商供應鏈,近幾年來「騰籠換鳥」,加上土地、勞工及環保等成本節節高升,且對臺措施口惠實不至,臺商興趣缺缺是預期中的結果。

該調查是從去年6月底寄發問卷後陸續回收,共寄發1,800份,扣除結束營業、解散及無海外投資等家數後,成功回收748家臺商問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