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臺灣強化國際供應鏈角色 出口成績已見全球布局成效

  • 資料發布日期:113-03-22
  • 最後更新日期:113-03-22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3月11日發布新聞稿,針對媒體關切兩岸脫鉤斷鏈一事,回應指出,兩岸貿易也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下運作,臺灣近年持續強化國際供應鏈角色,除了原出口中國大陸以電子零組件等中間財,後續加工組裝後輸往全球市場的供應鏈關係外,也透過臺商回流、外商投資,強化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從多元投資布局,到出口連三年突破4300億美元新高等成績,可見近年持續融入全球貿易體系的成效。

經濟部表示,面臨國際情勢轉變、中國大陸內部經濟變動等因素,臺灣持續融入世界供應鏈,強化自身的重要性。對新南向國家的出口金額,從2016年的592億美元,成長到2023年的902億美元,成長率超過5成,同期對美國出口金額成長翻倍,比重上升至17.6%,對歐、日出口金額成長超過6成,顯示與其他主要國家的經貿鏈結持續增加。

經濟部指出,維護區域及臺海穩定,是國際共識也是兩岸共同責任,政府推動兩岸健康有序交流的立場沒有任何改變,對國人赴陸投資政策並無緊縮,而臺商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減少,事實上與中國大陸近2年外資直接投資金額下降趨勢相同。    

臺商近2年對陸投資已連續低於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除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外,顯示臺商因應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尋求分散風險的布局。

經濟部分析,由於中國大陸特殊的非市場經濟體制,美歐等先進國家的供應鏈與品牌商均積極分散市場,減少對中國大陸的投資與貿易,舉例來說,中國大陸連續20多年都是美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及第一大貿易夥伴,2023年已被墨西哥及加拿大超越,排名降至第三。我國推動新南向政策除了分散市場以外,也是符合世界潮流,超前部署的政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