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大陸地方政府查稅回溯30年 臺商須謹慎因應

  • 資料發布日期:113-06-26
  • 最後更新日期:113-07-02

據6月18日自由時報報導,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土地出售收入驟減,地方政府面臨前所未有的增加收入壓力。近來中國大陸多個地方政府已要求上市公司補繳1990年代的稅款,引發當局可能「倒查30年稅務」的臆測;有分析認為,大量中小企業可能因此倒閉。

最近幾個月,中國大陸一些上市公司在向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他們已收到政府要求補繳數千萬、甚至數億元人民幣稅款的通知,並警告投資人這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收益。

維維食品飲料公司6月13日發布公報表示,旗下釀酒子公司湖北枝江酒業因未按期納稅申報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費稅,被相關部門要求補繳8500.29萬元人民幣(下同,3.8億臺幣)稅款。

寧波博彙石化科技近日發布公告稱自6月12日起停產,因收到稅務機關通知,要求該公司從去年7月以後生產銷售的「重芳烴衍生品」,應以重芳烴按規定徵收消費稅,恐影響該公司去年至2024年首季利潤5億元(22.3億臺幣),對其去年業績和未來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業績也將由獲利轉為大幅虧損。

此外,廣東的惠州泰基集團被倒查稅 20 年,青海的藏格礦業也被倒查稅 20 年。

海基會提醒臺商注意,不管在任何地方投資,都應該依法納稅、合規經營;中國大陸針對一般稅務稽查有追溯期,但對於偷逃漏稅則沒有追溯期限,且偷逃漏稅的認定與解釋權均在稅務部門。在大數據時代,面對大陸稅務稽查,臺商必須謹慎因應,在平日就做好自查工作。如有相關問題,可洽海基會安排臺商財經法律顧問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