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進行貿易應注意事項

  • 資料發布日期:112-02-01
  • 最後更新日期:112-03-13

近年來臺灣有許多貿易公司接獲來自中國大陸欲訂購大批貨物的洽詢電話,彼等自稱係中國大陸某「國營企業」採購部門人員,且交易條件甚佳,甚至不用看樣品,可直接簽約,買方願先付三成至五成訂金並以電匯方式匯入,賣方收到款項後再出貨即可,在經濟不景氣時,此種手法更常出現。

有個案顯示,不明究理的廠商為把握商機,趕緊與對方約時間赴中國大陸簽約,在對方刻意安排下,讓我貿易商誤以為對方是個大客戶,簽約後對方要求回扣或饋贈金飾、鑽錶,順便吃喝一頓,廠商認為只是些微的公關費用,早就習以為常,自然也不會警覺有何異常。當合約到手返回臺灣後,對方卻遲遲未匯入訂金,而連續數日撥打對方電話均無法接通時,才發覺原來是受騙上當了。

如果貿易公司能採取比較謹慎的作法,在接到不熟識的買方洽詢電話時,先查證對方虛實、真假,或洽詢海基會意見,應可避免遭歹徒詐騙。事實上,這類假貿易真詐騙的案件,層出不窮。以海基會受理案件,包括但不限於河南鄭州、信陽,四川重慶,東北長春、瀋陽、哈爾濱以及雲南昆明一帶即發生多起,提醒廠商留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