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疫情後大陸台商兩岸融資操作策略

  • 資料發布日期:109-10-27
  • 最後更新日期:109-10-27
346-13-1

文《呂紹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OBU協理

2020年席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徹底改變了全世界,全球染疫人數超過3,50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00萬人,影響全球將近200個國家。對於企業經營而言,美中貿易戰、疫情接踵而至,企業無不面臨艱困挑戰,首當其衝是航空業、觀光旅遊業、餐飲業及實體零售業等。今年上半年,國泰航空已虧損近13億美金,華航及長榮則各虧損約13.14億及18.34億新台幣。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估,全球航空業至少要到2024年才會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疫情影響範圍涵蓋各行各業,如知名租車業Hertz、全球最大保健食品GNC、太陽馬戲團、日本玉川飯店、汽車輪圈大廠BBS、天然氣巨人切薩皮克能源等皆不敵疫情宣布破產,全球經濟前景步履維艱。

大陸最新財金概況

大陸受疫情的影響,加上美中貿易戰升級,外商投資大量減少,美國、日本都陸續聲明希望自家企業可以遷廠回母國,也採取許多投資回流的政策。這一連串的影響下,大陸面臨左支右絀的窘境,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衰退-6.8%,創下改革開放以來的新低,佔全國企業總數99%的中小微企業受傷最多,多屬低階工廠、餐飲、零售、貿易等行業,因規模小,融資不易,缺乏現金準備,堪稱疫情海嘯第一排重災區。今年1~7月大陸企業倒閉家數達231萬家,累計今年至5月大陸企業債務違約金額高達人民幣619億。

企業倒閉潮使得中資銀行今年來逾期放款比例節節攀升,到6月底已達1.94%,新增逾期放款金額達3,229億人民幣,接近去年全年新增金額3,881億人民幣。9月底大陸營業額最大的恆大地產傳出債務危機,計息負債高達8,355億人民幣,2021年1月31日金額高達1,300億人民幣戰略投資即將到期,該項投資約定若恆大無法重組並在A股上市,除須償還1,300億人民幣投資款,尚須支付137億人民幣投資分紅予該投資人,意即明年初將須付出1,437億人民幣現金。經過開會協商,多數投資人同意繼續以股權方式持有,未要求按約定期間償還,暫時化解財務風暴。房地產的背後即是金融,恆大的高額債務也引起大家對於大陸企業高槓桿、高負債的關注,以及擔憂資金斷鏈而引發系統性金融風暴。

從六保六穩到雙循環

2018年大陸為因應美中貿易戰造成的經濟影響,首次提出「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官方在「六穩」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以求經濟基本盤及民生就業穩定。今年受疫情影響,產業鏈在地化、反全球化及貿易保護主義恐維持常態。10月大陸五中全會將討論「十四五規劃」,各界普遍預期會議重點將是近日習近平多次強調的,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此循環不僅單靠擴大內需,更需優化供給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鏈布局、實現產業數字化轉型,達到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有更好的聯通,陸媒多評論此定位將影響未來大陸長期經濟發展方向。

疫情加美中貿易戰雙重影響 產業供應鏈新佈局

近年台商在大陸面臨土地、環保及勞動力等成本攀升及缺工問題,經營日益困難,加上美中貿易戰提高關稅及疫情突顯出供應鏈集中的風險,各國紛紛加速分散投資的腳步,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國家。如韓國三星自2018年起陸續關閉大陸工廠轉進越南及印度,日本政府亦編列日幣2,435億日圓預算推動供應鏈改革,協助夏普等日商回流日本或轉進東南亞。美企除特斯拉、福特等因市場考量仍加碼投資大陸外,其餘包括蘋果、臉書、微軟、亞馬遜等科技業巨頭,預期將投資高達上百億的美金在印度,戴爾、惠普則轉投資台灣。

此外,部分屬高附加價值產業的台商,受政府優惠投資方案吸引回台投資,截至9月25日有670家通過審核,總投資金額約1兆1,181億元新台幣。台商近年重心亦逐漸轉往東協或其他國家,如紡織股王儒鴻布局越南多年,因美中貿易戰引發越南轉單及投資熱潮,當地人力成本上漲,該公司去年宣布將投入1.7億美金設廠印尼。鴻海則斥資10億美金重回印度預計開設12座廠。今年7月,台灣音響大廠美隆將大陸蘇州產線遷往印尼,預計投資約9,000萬美金,據瞭解將有多家大陸台商跟進。

目前印度製造的手機出口額每年約30億美金,印度政府自今年8月1日開始實施PLI(Product-Linked Incentive),針對外國品牌高階手機的生產獎勵計劃,包含三星、蘋果三大主要代工廠(鴻海、緯創、和碩)等22家全球和印度手機製造商,以及另外40家電子元件製造商皆已於印度成立新部門或擴建現有工廠,並申請適用此一計畫,上述廠商合計手機出口規模高達1,000億美金,可創造約上百萬當地就業機會,申請案近日已全數獲得批准。蘋果預計未來5年將其價值50億美金的6條產線,約1/5產能由大陸轉往印度,且業務將擴展至手機以外的電腦產品,估計將帶動相關供應鏈廠商前進印度。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民族主義及地緣政治局勢興起,大陸手機廠商並未在PLI申請之列。今年7月,緯創將大陸廠賣給蘋果近期在大陸扶持的代工廠立訊,顯示未來產業將逐漸形成由「大陸製造」的紅色供應鏈專攻大陸內需市場,而非大陸市場將由鴻海、和碩等的「印度製造」領軍。對蘋果來說,此一策略不僅符合大陸官方政策,紅色供應鏈獲得官方補貼更可降低成本,而由台商推動的「印度製造」不僅分散風險,更可趁機打入華為或小米等大陸廠商遺留下的市場空缺,可謂一舉數得。

銀行授信條件趨嚴 以降低授信風險為優先

據大陸中資及台資銀行同業表示,貿易戰及疫情造成經濟衝擊,且美國聯準會(FED)更暗示2023年底前不升息,導致銀行淨利差縮小,獲利能力下降,授信資產品質惡化,為此國際信評機構已紛紛對亞太地區金融業提出壞帳示警,特別是大陸自2019年起企業利潤下滑、償債能力明顯轉弱,為控管銀行風險,目前台資銀行對大陸地區的授信政策偏嚴僅,尤其因疫情封鎖邊境,台灣銀行業短期內出差到大陸實地訪廠難以成行,不易了解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對大陸業務趨向保守。據金管會8月統計資料,截至2020年第2季國銀大陸曝險金額占淨值比降至40.9%,創歷史新低,國銀對大陸授信放款大減約600億新台幣,整體對大陸曝險金額剩1兆5,674億新台幣。

近期對大陸地區授信方向有下列幾點考量:

1.借款企業若2019年審計報告呈現虧損,申貸不易。

2.因環保意識抬頭,大陸官方高度監控嚴格執法,金融業對高汙染產業之授信傾向謹慎保守。

3.疫情影響壞帳風險提高,授信對象多以低風險客戶及業務優先,如大型央企、國企,以現金、十足擔保、銀行保證業務為主。對於疫情重災區的航空業、觀光業、實體零售業、能源產業等將審慎評估。

4.大陸官方推行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之下,中資銀行授信對象側重實體產業為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

5.台資銀行多挑選中大型企業、製造業往來,業務以貿易融資、金流業務為主。此外防疫政策促發許多新商機,焦點產業如「宅經濟」、遠端工作之「零接觸產業」、「防疫物資產業」等。

6.較以往更注重客戶現金經營及償債能力,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是否正常,帳上存款是否足以支應應付帳款以及到期借款之本息,還款能力弱、利息覆蓋率低、金流準備不足者將不易獲得貸款。

7.擔保品徵提以現金、銀行承兌匯票等優質、流動性佳者優先,其次則是不動產、廠房等。

8.企業社會責任、環保議題及永續經營已成普世價值,授信偏好以ESG原則、友善環境、永續企業、綠能等產業,支持有意願進行低碳經濟轉型的企業。

台商兩岸融資操作實務

大陸於2017年1月11日發布「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事宜」,放大中外資企業的跨境融資額度,希望能將企業融資重心逐步轉移到境外,除了房地產企業及政府融資平台之外,在大陸境內企業及金融資機構均可適用,融資額度為淨資產之2倍,有別於過去台資企業使用投注差模式。在投注差模式下,中長期外債借款清償之後,融資額度不得再使用。採全口境模式外債額度係按最近一期審計報表的淨資產2倍計算,不受之前限制。且當企業淨資產規模增加,可以舉借外債額度亦隨之增加。為加強引進外資,減少對本國資金的依賴,今年3月11日發布64號文,調高參數,由1調高為1.25,使外債空間由原先淨資產2倍提升為2.5倍,更增加企業可以舉借外債的額度。

台資企業在貿易融資的操作方面,多採境外公司在台灣接單,然後下單給大陸工廠生產,生產後再出貨給國外買方,出貨文件再經由境外公司寄交買方。若大陸工廠為境外公司關聯企業,則應注意移轉訂價及當地稅務規定。

大陸台商在舉借中長期資金或短期營運周轉金,可以採取下列幾種方式舉借外債,因應當地資金需求。

第一、透過境外公司或關聯企業,以關聯企業貸款方式,將外債匯入大陸當地公司。

第二、企業可經由台資銀行OBU以外債登記方式,按企業本身的條件,選擇用投注差模式或全口徑模式,採取較為有利的方式,將外債資金匯入

第三、運用內保直貸的方式,由大陸當地銀行開立保證函(Standby L/C)給台資銀行OBU,將外債資金匯入。

第四、由台資銀行開立保證函,擔保大陸台商在當地銀行借款

 

活化資產 保持高度財務彈性

疫情迄今,尚未看到結束的盡頭,疫苗的研發尚待時日,更有甚者,學者預估秋冬之後恐怕會爆發第二波高峰,對經濟的影響難以估算,多數行業也很難回到疫情前的榮景。因此建議大陸台商企業仍宜提前佈署,預先安排,妥善與台資銀行合作,活化境內外資產,以加大財務彈性,並做好適當的避險操作,期盼能安然渡過這波疫情,並為未來發展注入成長活水源頭。

 

 

熱門推薦

2024探索台灣之美夏令營,將於5月22號11點準時開放報名【焦點新訊】

海基會帶領大陸臺商走訪桃園優質企業【最新活動】

「兩會」後中共最新財經政策解析【精選文章】

從多角化經營到生態休閒:褚雲傑打造湖北最美農場【深度專訪】

大陸臺商退場管道的選擇與風險【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中國大陸新修訂《公司法》及《刑法修正(十二)》對臺商的影響與因應建議【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