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RECP生效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發展

  • 資料發布日期:111-01-28
  • 最後更新日期:111-01-28
2020年11月15日,東協與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共15國於越南透過視訊簽署RCEP。圖左為越南總理阮春福。

文/ 楊書菲
(中華經濟研究院 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副主任兼副研究員)

一、RCEP的重要性

全球市場及人口規模最大的巨型FTA-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以下簡稱RCEP)在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已生效國家包括6個東協國家-泰國、新加坡、柬埔寨、汶萊、越南、寮國及4個非東協國家-中國大陸、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韓國則會在2月生效。

RCEP協定文本包含20個章節(如圖1),主要可以區分為貨品、服務、資金及人員的市場准入;通關程序及檢驗檢疫標準;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政府採購、競爭等新興議題;及爭端解決與生效、加入等四大部分。


圖1  RCEP文本章節

RCEP成員國間多已簽署雙邊FTA,RCEP開放幅度及速度遠不如CPTPP或既有的雙邊FTA。不過,儘管RCEP的降稅範圍及幅度未必最大,但它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即整合了區域內經貿規則,統一了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規定,將碎片化的雙邊貿易協定轉化為統一的貿易網絡。

RCEP更透過降低原產地標準的認定門檻及企業申請原產地證書的成本來提高FTA利用率,達到強化區域鏈結的目的。RCEP的原產地規定以HS4位碼稅則轉換或區域價值含量(RVC)40%為主,規定相對寬鬆。另外RCEP的原產地證明申請制度也由政府授權之機構簽發模式,轉變為企業信用擔保的自主聲明方式,擴大了原產地證明的類型,讓企業有更多的選擇。中長期在寬鬆的原產地規定及關稅減讓下,RCEP將使成員國間貨品自由流通的成本更低,逐漸邁向共同市場的目標。

此外,在RCEP架構下,東亞前三大經濟體-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完成新的自由貿易關係,特別是「中國大陸與日本」及「日本與韓國」之間首次建立了FTA連結,填補了中日韓三國之間沒有FTA的空白,並為談判進展緩慢的中日韓FTA奠定了基礎。

二、RCEP對亞太區域重要成員的影響與意義

隨著亞太地區在經濟及地緣政治戰略重要性的提升,亞太地區逐漸成為美、中博奕的主戰場。美國在歐巴馬總統任內,透過「重返亞洲」(Return to Asia)、「亞太再平衡」(Rebalancing to Asia-Pacific)及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等戰略布局,企圖對中國大陸進行遏制及圍堵;而中國大陸則採取推動RCEP及「一帶一路」來進行回擊。

美國主導的TPP及中國大陸扮演關鍵角色的RCEP,原本被視為是APEC建構亞太自由貿易協定的兩條路徑,攸關美、中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的話語權。不過,現在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整合情勢發展,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退出TPP,並點燃美中貿易戰火後,已形成更加錯綜複雜的局勢。

就中國大陸而言,RCEP順利生效無疑是個大利多,特別是美中貿易戰後,中國大陸提出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RCEP及「一帶一路」即是中國大陸打通外循環的重要途徑。RCEP所形成的廣大且具成長潛力的市場,有助於去化中國過剩產能、緩解內需不振等困境,讓中國大陸可以更好地利用RCEP區域內的資源及市場,同時強化成員國間的經貿連結及供應鏈合作關係,降低亞太地區對歐、美國家的貿易依賴,形成足以跟歐盟、美洲的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相抗衡的格局。

繼RCEP生效後,中國大陸又正式提出加入CPTPP的申請,企圖化被動為主動,突圍美國之圍堵。中國大陸加入CPTPP申請後,帶動了新一波入會熱潮,包括臺灣、韓國、東協的泰國、菲律賓、印尼,乃至於南美洲的厄瓜多都先後提出加入申請,或表達將儘速提出申請。不過,日、澳引領企昐的美國,仍表示現階段不會考慮加入CPTPP,而是將尋求一個比CPTPP更加堅定的「印太經濟架構」,與盟友聚焦於貿易便捷化、數位經濟、科技標準、供應鏈韌性等方面的合作。目前美國「印太經濟架構」尚未公布具體規劃細節,因此是否真的能夠取代CPTPP成為美國重新參與亞洲事務,深化與東協國家經貿關係的渠道,尚待後續觀察。

東協是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中心,在美中貿易戰後重要性明顯提升,成為美中競相拉攏的對象。中國大陸拉攏東協的策略是持續深化彼此間的經貿依賴,不論是RCEP、「一帶一路」或是CPTPP,都是中國大陸深化與東協經貿連結及供應鏈關係的有利平台。不過,就東協國家而言,面對美中之爭,多數傾向選擇加強自身的韌性與團結抵擋美中壓力,以在美中之間保持中立,並對於中國大陸在東協區域日益壯大之經濟及政治影響力感到憂心。根據新加坡智庫東南亞研究所「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2021年調查報告顯示,分別有76.3%及49.1%的東協受訪者認為中國大陸是對東協經濟及政治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但其中有超過七成及接近九成的受訪者對中國大陸的影響力感到憂心(詳圖2)。RCEP生效後,東協與中國大陸將進一步深化經貿連結,亦有助於維持東協在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軸心地位,對比之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關聯性明顯較低,合作渠道也較少。

資料來源: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2021),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1 SURVEY REPORT。

圖2 對東協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三、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未來發展及臺灣的因應對策

展望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前景,RCEP及CPTPP的相關進展及新成員加入進程,特別是臺、中、韓加入CPTPP情況,將是眾所矚目的焦點。臺、中、韓能否加入CPTPP,除了看是否可滿足CPTPP高標準條件外,更多的取決於地緣政治角力與妥協。CPTPP 11個既有成員國中,有親中派,也有親美派,且部分國家間存在雙邊爭端,關係並不和諧。因此,在CPTPP對新成員入會採共識決下,臺、中、韓能否順利入會都存在不確定性。

不過,若臺、中、韓無法加入CPTPP,對臺灣的經貿影響無疑是最大的。中國大陸及韓國同為RCEP成員,在RCEP生效後,中國大陸與11個CPTPP成員國間僅餘加拿大及墨西哥2國尚未簽署FTA,而韓國則僅餘墨西哥1國尚未簽署FTA。反之臺灣非RCEP成員,也只與屬CPTPP及RCEP共同成員之新加坡及紐西蘭有簽署完整FTA,其餘約占臺灣2021年總出口15%的9國,則尚未有FTA網絡覆蓋。

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滯後,使我國貨品在亞太地區的流通相對主要競爭對手成本高,我國傳統產業的廠商融入亞太供應鏈體系的難度也較高,導致我國產品在主要出口市場的占有率節節下滑。美中貿易戰及疫情加速供應鏈移轉至新南向國家,但在關稅障礙及CPTPP嚴格的原產地規定下,若臺灣無法加入CPTPP,將加速海外臺商與臺灣脫鉤。

近年來,國際情勢丕變,有愈來愈多的國家對中國大陸的作為感到疑慮,同時也有愈來愈多的國家願意為臺灣發聲,並積極與臺灣進行經貿與產業合作。臺灣必須奮力一搏,藉此時機爭取順利加入CPTPP,掌握此攸關往後數十年經貿發展的機會,一舉突破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困境。

熱門推薦

2024探索台灣之美夏令營,將於5月22號11點準時開放報名【焦點新訊】

海基會帶領大陸臺商走訪桃園優質企業【最新活動】

「兩會」後中共最新財經政策解析【精選文章】

從多角化經營到生態休閒:褚雲傑打造湖北最美農場【深度專訪】

大陸臺商退場管道的選擇與風險【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中國大陸新修訂《公司法》及《刑法修正(十二)》對臺商的影響與因應建議【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