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大陸地方兩會重點觀察
- 資料發布日期:111-03-21
- 最後更新日期:111-03-21

文/張淳翔(中國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副教授)
一、前言
今年從1月上旬開始,至2月中旬,中國大陸31省(區、市)相繼召開地方兩會(人大與政協),制定本年度的經濟社會發展路線。地方兩會已然成為觀察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各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回顧2021年的成績單,亦透露2022年施政方向的重要訊息。
「穩增長」是此次地方兩會中各地政府經濟發展主要目標,有14省將穩增長作為重點工作之首;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基調,全力穩增長,鬆地產、擴基建、促消費是主要手段,科技創新、高端製造、數位經濟為產業轉型重點。[1]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2022年元旦正式生效後,上海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均特別強調RCEP機遇,與東南亞國家成員的相互開放。
本文從穩增長及重要政策、RCEP機遇等,綜合分析此次地方兩會期間受到矚目的焦點。
二、穩增長為地方政府首要政策目標
穩增長中的「穩」是最重要的政策目標,以便迎接即將在2022下半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普遍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把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並明確表示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31個省(區、市)中,有21個省(區、市)2022年GDP增速目標設置在6%及以上。其中,海南和西藏分別提出9%和8%的增速目標,安徽和江西為7%以上,湖北、貴州、雲南為7%左右。有不少省份在提出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的同時,還強調「在實際工作中盡可能爭取更好結果」。[2]
如何實現穩增長,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配套措施,例如擴投資、促消費。在擴投資方面,多地強調「適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礎設施」,進一步強調新基建的重要性。在促消費方面,廣東提出加快推進廣州、深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規劃布局若干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各地亦積極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2021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人民幣4兆元,再創歷史新高,進口額、出口額增速均創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貨櫃吞吐量規模連續12年排名世界第一。山東省進出口總額2.93兆元,連續第6年刷新歷史新高,進口規模首次突破1兆元。
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之後的重點目標。浙江省在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中,第一條就是「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扎實開局」,並指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浙江的光榮使命和重大政治任務﹔山西省提出,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安徽省提出「推進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工程」﹔陝西省提出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城鄉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戰略抓手,「培育一批工業強縣、農業大縣和旅遊名縣,實現縣域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省1個百分點」。
新冠疫情尚未結束,「抓好疫情防控」也是關鍵詞。在31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疫情」一詞出現至少357次,是相當高頻率的關鍵詞。針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地提出明確的措施。地方兩會閉幕後,新冠疫情在3月又有新的一波發展,在吉林、廣東、上海的疫情仍在持續,儘管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顧洪輝在3月15日舉行的上海疫情防控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上海不會封城,也不必封城,惟病例數持續增加亦構成壓力,而在動態清零的政策要求下,吉林和廣東等地仍採取若干封鎖措施,對於經濟和社會造成嚴峻的考驗。
三、RCEP機遇仍待後續關注
RCEP最初是由東協(東盟)10國發起,於2020年11月簽署,2022年元旦正式生效。成員國包括:澳大利亞、柬埔寨、泰國、寮國、新加坡、越南、日本、中國大陸、紐西蘭和汶萊。韓國於今年2月1日加入,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和菲律賓也預計將在今年加入。RCEP最主要目的是降低關稅。根據RCEP協議,成員國出口的任何商品,若有40%以上的原料來自成員國,那麼出口到另一個RCEP成員國便可以享有關稅優惠。[3]
上海市市長龔正在兩會閉幕記者會上表示,今年臨港新片區要推進新一輪制度開放,在實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的同時,抓住RCEP生效的機遇,在貿易監管、金融開放等領域實行更大程度的風險壓力測試。[4]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藍天立提出,2022年,廣西將搶抓RCEP實施機遇,高水準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主動服務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推動更高水準開放。具體來看,廣西將開工建設平陸運河、黃桶至百色鐵路等重大專案;推動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擴能優服,建成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7-8號自動化集裝箱泊位,推進防城港赤沙作業區大型乾散貨碼頭等項目建設,力爭新增外貿航線10條、貨櫃輸送量達7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開行7000列以上;加快建設南寧機場國際航空物流樞紐。還將深化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性改革,加快「中國-東盟」資訊港建設,推進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5]
RCEP對亞洲區域經濟應該是一項機遇,中國大陸是否透過主導RCEP而收穫更大的利益,亦是後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