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邁向永續經營 家族治理對家族企業傳承之影響

  • 資料發布日期:111-09-28
  • 最後更新日期:111-09-28
pexels-fauxels-3184418

文/廖哲莉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私人暨家族企業服務會計師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至今,中國大陸清零政策持續影響許多聚集於蘇州及昆山等臺商電子大廠,進而導致全球供應鏈停擺。目前全球除了疫情肆虐,尚有烏俄戰爭帶來的糧食危機,供應鏈斷鏈,能源價格飆漲,導致通貨膨漲。此外,國際租稅發展日新月異,各國政府紛紛朝向透明及合作的方向,透過送交金融帳戶及企業相關資訊和各國交換機制,打擊不當租稅安排,臺商企業經營面臨空前挑戰。

走過至少半世紀的代工時期,90%以上的臺灣中小企業,從接單、自行研發生產到掌握關鍵技術,從傳統產業如紡織業、零件製造業至半導體代工,屢屢創造臺灣經濟奇蹟。雖然成績亮眼,但臺灣企業經營階層已步入高齡領導人的階段,規劃傳承接班實屬當務之急。因應目前經濟局勢、疫情以及家族企業需求日漸複雜多樣,企業可透過設立「家族辦公室」、參考歐美地區「家族憲章」之運用,建立家族企業治理制度,打造百年長青企業。

量身打造家族辦公室 建立傳承接班管理機制

以洛克菲勒家族為例,其是美國工業、政治和銀行業經營者,為世界上資產最龐大的家族之一,1882年成立家族辦公室,至今仍在營運中。因應日漸複雜及多元的經濟社會型態演進,家族辦公室的功能逐漸由單純的投資貿易,增加資產現金管理、財務及稅務遵循規劃、家族成員培訓及教育,甚至保險慈善規劃等功能。而鄰近臺灣的新加坡鼓勵外國投資者在當地成立單一家族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 SFO),可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也推動相關稅收優惠計劃,吸引眾多高資產家庭選擇在當地建立家族資產管理基地。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機制運作成熟,值得參考。建議臺灣家族企業可依照企業規模及發展需求,建置專屬的單一家族辦公室、私人多元家族辦公室,或採用商業型多元家族辦公室。

家族憲章樹立共同行為準則

為了維繫與穩固企業營運,家族企業可運用控股公司、信託或私募基金等,規劃建構家族企業的架構。然因為國際間對這些工具監理的力道越來越強,例如FATCA/CRS 的施行及歐盟黑名單及灰名單的各項制裁,導致需揭露資訊增加及維護成本遽增,以上皆造成法律及稅務遵循困難度增高。

在家族企業治理制度面,可參考歐美地區對「家族憲章」之運用。家族憲章除了維繫家族間的承諾,並可宣示家族目標及價值觀、建立家族成員行為準則,供後代瞭解先人創始初衷,更能整合家族成員利益、凝聚家族成員向心力,有助於與企業間之互存共榮,例如:默克家族分離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搭配家族治理及憲章,成功傳承350年。其家族憲章規定傳賢不傳子,並將公司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此外,高階管理階層離開公司需將股權轉售回企業,確保股權不外流之退場機制;另外,亞洲李錦記家族要求,家族成員須遵守三不政策-不晚婚、不離婚、不婚外情,否則須自動退出,為具有濃厚家族色彩之家族憲章。

家族憲章如同具有人文色彩的公司章程,本於家族理念,將其核心價值植入各項章節,例如:為防止部分家族成員影響家族企業的財務及體質,給予家族董事會職權審核其相關合約或投資及借款的限制。家族辦公室則是未來家族企業傳承的重要機制,可協助協調、整合並提供家庭量身訂做的服務,管理家庭的經濟和個人風險。此外,透過家族憲章的建立與約定,增加其執行力,對家族成員產生拘束力,違反時能有相應處置,敦促其確實遵守,就個案情形及預期達成效果,以確保家族財富及企業經營永續傳承。

家族企業轉型之永續經營之道

  1. 商業模式之轉型

疫情雖然造成經濟環境之衝擊,但也催化數位經濟的發展,因而促使目前經濟環境及市場生態提供家族企業成長及創新的大好機會,例如數位經濟、共享經濟之商業模式、考量未來展店型態要以電商方式於線上經營,還是以實體店拓展。此外,對資產運用之觀念也從「擁有」漸漸轉化成共享經濟(例如Uber/Lime/Airbnb)等更為活化的觀念,為企業創造無限契機。

  1. 科技數位化之創新

國際經濟瞬息萬變,原物料成本上揚,利率節節提高,造成企業成本控制困難,市場價格波動甚鉅,如果不能掌握經濟脈動,將失去市場先機,因此家族事業數位轉型成為當務之急,利用ERP、AI 及數位化科技減少成本,數位化將供應鏈徹底改變,例如行銷方式及消費模式之變更而改變商業模式。

  1. 尋求相關併購或策略聯盟之契機

現今臺灣中小企業對此概念尚不熟悉,其原因不外乎缺乏相關管道,無法了解市場趨勢與布局,以及缺乏專業的相關交易資訊,例如公司如何訂定出售價格、企業員工之去留、現有客戶交接、訂立出售或併購合約等。目前市場上有不同形態之媒介如VC(Venture Capital,創業投資),協助中小企業進行上述交易,在市場上尋找有潛力的標的,透過自身關係尋找有意願的買家,其交易方式可能為收購、併購,或聘僱專業經理人協助經營管理以達最大的投資報酬。但創辦人需先規劃企業未來藍圖,利於投資者溝通及擬定相關策略。亦可事先透過企業接洽過之專業人士如律師、簽證會計師等進行評估,不僅較了解企業現況,也透過其市場經驗及關係,提供較合適的可能方向。

因應經濟發展瞬息萬變,企業單打獨鬥的時代已不復存在,家族企業應結合策略夥伴,發展合作模式,減少市場風險抑或競爭者,更可加速企業成長的目標。

建立國際化策略目標

國際化策略係實現成長轉型之重要途徑。自美中貿易大戰及國際間經濟制裁後,國際化經營策略將可減少市場集中的風險。再者,科技的進步加速人口移動,單一市場策略容易導致政治及經濟的危機。因而,建立家族企業之國際化框架勢在必行,並能協助企業創造無限之契機。

家族企業的挑戰隨著國際情勢及經濟發展與日俱增,複雜度也日益升高,及時修正家族企業集團內部架構有其必要。建立家族辦公室有組織及系統地提供家族企業運作之模式及制度,已成為世界潮流。而家族企業雖較上市集團更具市場靈活度,但應將相關規章制度化,考慮制定家族憲章,朝向企業永續發展目標前進。在國際情勢詭譎多變,資訊渾沌情況下,企業應持續地學習及改進,隨時調整策略,以因應市場局勢變化,朝向國際級企業方向發展。如此,百年企業不是夢想。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僵局─美中經貿關係的前景【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臺商在國際變局的跨境營運與佈局規劃【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