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理解二十大所提「規範財富累積機制」及可能政策措施
- 資料發布日期:111-11-22
- 最後更新日期:111-11-22
文/陳建甫主任
淡江大學外交系中國大陸研究碩士班
二十大報告中首次提及「規範財富積累機制」
10月23日召開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總書記習近平與新領導們,一字排開出席記者會,正式開啟習近平第3個任期。但是隔日早盤港股卻爆大跌,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A股重挫,百度、騰訊、美團、京東、阿里巴巴都跌了超過10%。這些公司有些是同時在美股上市,港股的掛牌價暴跌跌一千點,跌了6%。
一度傳言將取消香港特別行政區地位,後來又傳出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首次提及「規範財富積累機制」,預計將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並強調要「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引發市場關注。
「共同富裕」「三次分配」成為習時代的主旋律
早在2021年8月17日中共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10次會議上,強調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隨後2019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上,首次明確了「第三次分配」為收入分配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確立慈善等公益事業在中國大陸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共同富裕」並不是新的名詞,在毛澤東時期,堅持社會主義路線,強調要共同富裕,相較之下,鄧江胡時期則是想辦法先讓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再帶動整體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共內部就存在著「共富派」與「新富派」兩種路線之爭。大陸經濟學家厲以寧(1991)提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收入分配「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場按照效率原則進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側重公平原則,通過稅收、社會保障支出等進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過自願捐贈而進行的分配。
習近平多次提出「共同富裕」及「三次分配」,讓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外資與臺資企業擔心是否會走回毛澤東時期吃「大鍋飯」的時代。即使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多次表示,「三次分配」是在於自願基礎上的,不是強制的,絕不是「殺富濟貧」。但是當「國進民退」作為國有企業公然「打劫」私有企業濟貧的口號,「共同富裕」、「三次分配」又成為習近平新時代的主旋律後,預期中共將開始向「富人」開刀,私營經濟與企業將面臨寒冬。
社會安全與分配問題
在二十大報告中的第九項「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中,指出中國大陸未來要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外,提出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這一段話已勾勒出中共未來幾項施政措施的重點,其中首次提出「規範財富累積機制」最引起外界關注。中共究竟要如何達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在業界與臺商圈早已經傳的繪聲繪影。顯而易見的,中共會先針對橄欖型「富可敵國」那一端大型私有企業開刀。特別是加大力度監管大型私人企業,防止這些私營企業將資產轉移到國外。中共宣稱要以國家稅收政策給予私營企業適當的激勵。於是,在共同富裕的號召下,阿里巴巴、騰訊等電商紛紛響應三次分配的慈善性捐款行動,通過慈善捐贈等方式改善分配結構的補充作用,澄清絕非因針對電商平臺祭出《反壟斷指南》所致。
第二把刀是針對房地業者開徵房地產稅。30年來,中國大陸地產業以驚人的速度倍增成長,投資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人發財致富的捷徑。香港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指出,為了增加政府稅收,也解決地方政府地方債的問題,中央可能透過增加房地產稅的方式,醞釀在2023年有計畫地對有房地產的富人課稅。
富人繃緊神經 加速資金轉移
多數大陸的地產大亨都不是從企業經營獲利,而是透過良好的政商關係,向地方政府圈地搞開發案,再拿地產開發案向銀行借錢,地越大錢借得越多,企業的營運就越大,等弄到了錢後,再滙至海外。過去宣稱投入「一帶一路」海外基礎建設萬達集團的王健林,到現在恆大集團的許家印,其手法都是一樣。中共已經開始介入與防止資金外移,再以清理資產為由,讓這些原本該倒閉卻不能倒閉的地產業,繼續維繫地產業的生機。近期以重慶、成都為主要基地的龍湖地產,一直位居績優民企的龍頭,創辦人吳亞軍也請辭董事長,趕在10月底出逃到美國,勢必又吹起中國大陸地產業的漣漪。
許多中產階級頗具有阿Q精神,以為自己又不是那些富人,只是多買了幾套房,當作投資理財的工具,應該不會被列入這波「共同富裕」關心的對象。不過近期從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網站的一條有關對以高收入高淨值(高存款)族群為重點招標公告,或是外傳地方政府正在對高收入高淨值人群(銀行存款在1,000萬元以上的人群)成立了高淨值人群管理局,展開了高淨值人群專項稽查行動。預期未來中共會加大稅收規模與查稅的力道,高淨值人群將成為「共同富裕」第三把刀的對象。
數位化稅務稽查成為監管利器
中國大陸「金稅四期」數位化稅務稽查系統應該很快就會上線。早在1994年中國大陸就開啟「金稅工程」,目前即將進入「金稅工程四期」,這套系統就是以發票電子化為突破口,以稅收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技術為驅動,進而實現「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的轉變。
透過「金稅四期」可以把企業金流進出的錢全部都納入中共監管體系。企業和個人的資產損益表都可以在「金稅四期」裡直接完成計稅手續。杜絕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不按法律規範提列「五險一金」,或補貼工人自外取得「五險一金」憑證、或將工人薪資以多報少,節省企業管銷成本,賺取不法利益。「共同富裕」的第四把刀將指向中小企業與中產階級,由中共稅務機構完全監控金流去向,杜絕不法利益與所得。
規範高收入群體的財富增長
至於高所得個人,例如:影劇圈藝人,早在2021年中共就開始掃蕩影劇圈藝人個人工作室。藝人註冊的個人工作室因屬個人獨資企業,根據相關法規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且核定徵收稅率相對較低。很多個人工作室註冊地選擇遠離大城市和主要城區,多數是為了招商引資而打造的低稅收「窪地」。中國大陸更將捲入「陰陽合同」涉嫌逃漏稅案的藝人稱為「劣跡藝人」,封殺其在影劇圈發展的機會。讓過去對外宣稱可獲得大筆演出酬勞的影劇圈明星人人自危。
外界估計有300億美元產值的直播產業或網紅經濟,將是中共打擊新富階級的下一個目標。直播主透過推廣產品賺取佣金,受歡迎的直播主或網紅可以從粉絲賺取打賞金和虛擬禮物金。預計中共會對網紅經濟祭出新的限制措施,對網路平台的直播主或網紅的斗內打賞進行監管與查核。這是「共同富裕」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的第五把刀。
表 共同富裕規範財富累積機制的五把刀
|
對象 |
方式 |
理由 |
第一把刀 |
巨富 |
慈善捐款 |
沒有理由,響應三次分配 |
第二把刀 |
地產業大企業(大富) |
以資養債、地產稅 |
大到不能倒、堵住資金外逃 |
第三把刀 |
高淨值富人 |
房產稅 |
擴大稅基、抑制房產炒作 |
第四把刀 |
中小企業、中產階級 |
金稅四期 |
擴大稅基、避免逃漏稅 |
第五把刀 |
直播產業、直播主(網紅) |
監管直播平臺 |
斗內打賞涉嫌逃漏稅 |
從「巨富」響應「三次分配」的慈善捐款、大到不能倒的地產業「大富」要以資養債、「高淨值富人」可能會被課房地產稅、到即將實施的「金稅四期」,要針對中產階級、中小企業者的現金流進行監控,甚至高所得的影劇圈藝人與網路直播主(網紅),有可能成為共同富裕規範財富累積機制度「割韭菜」的對象。
臺商合法營運避踩紅線
「共同富裕」讓到中國大陸可賺取暴利成為歷史,也壓縮遊走兩岸間企業買辦階級的活動空間。經濟發展已經不再是中國大陸優先的選項,社會安全與分配問題才是習近平新時代的主旋律。還待在中國大陸投資的臺商們,只要是依法繳稅、營運合法且賺取合理利潤,其實也無須過度擔憂。在金流透明且全面被監管下,臺資企業只能期望,過去被詬病的慈善捐款、利益關說或非必要項目的營運成本是否也能一併地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