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2023年臺灣整體產業景氣剖析與亮點【精選文章】

  • 資料發布日期:112-03-07
  • 最後更新日期:112-03-07
圖/ unslpash

文/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國內疫情先前因控制得宜,獲得不少國際供應鏈的轉單,加上美中科技戰使得我國半導體業訂單呈現在兩大國左右逢源的利多,以及疫情衍生的遠距科技商機,讓臺灣科技供應鏈相對受惠下,臺灣經濟成長率於2021年高達6.53%,但2022年下半年因科技產業景氣反轉向下,外銷市場轉冷,致使我國GDP減緩至2.45%。更值得一提的是,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對於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區間多落於1.7~2.2%,明顯低於2022年的水準(表一),在此情況下,臺灣2023年將因外冷內溫的結構而導致經濟成長率再度走低至2.12%,來到近8年的低點(表二);究竟在2023年國內經濟低度成長的狀態下,製造業、服務業、不動產業的景氣該如何看待,產業的亮點及觀察重點又有哪些,以下進行深入探討。

表一 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對於2023~2024年經濟成長率的發布概況
單位 IMF UN S&P Global OECD EIU WB
發布時間 2023.01 2023.01 2023.02 2022.11 2023.02 2023.01
 

2023
(F)

2024
(F)

2023
(F)

2024
(F)

2023
(F)

2024
(F)

2023
(F)

2024
(F)

2023
(F)

2024
(F)

2023
(F)

2024
(F)

Global 2.9 3.1 1.9 2.7 2.0 2.9 2.2 2.7 1.9 2.6 1.7 2.7
USA 1.4 1.0 0.4 1.7 0.7 1.6 0.5 1.0 .3 1.5 0.5 1.6
Japan 1.8 0.9 1.5 1.3 1.2 1.2 1.8 0.9 1.0 1.2 1.0 0.7
Euro Area 0.7 1.6 0.1 1.6 0.5 1.4 0.5 1.4 0.7 1.5 0.0 1.6
China 5.2 4.5 4.8 4.5 5.2 5.6 4.6 4.1 5.7 4.7 4.3 5.0
World Trade 2.4 3.4 -0.4 2.5 - - 2.9 3.8 1.7 3.4 1.6 3.4
資料來源:各機構、台灣經濟研究院,2023年2月

表二 近年來國內經濟成長概況
單位:%
  經濟成長率 出口成長率 民間消費成長率 民間投資成長率
2019 3.06 -1.45 2.25 12.03
2020 3.39 4.85 -2.55 4.87
2021 6.53 29.34 -0.35 18.90
2022 2.45 7.42 3.59 6.33
2023(F) 2.12 -5.84 5.24 -1.1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2023年2月

 

壹、國內製造業整體的景氣展望

2023年國內製造業面臨景氣下調階段,特別是科技產業中的半導體業,產值將罕見陷入衰退的態勢。

由2023年我國出口年增率將陷入衰退的窘境可看出,多數製造業面臨景氣修正的態勢。特別是科技產業,包括資訊、通訊、消費性電子、電子零組件,以及與傳統製造業、科技類別相關的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景氣將未如2022年;而上述產業2023年首季將是景氣的谷底,畢竟整體供應鏈庫存尚處於去化的階段,第2季才可望逐步觸底,至於下半年可否進入回升的軌道,以及景氣復甦的力道強度,仍需視整體終端應用市場需求、庫存調整的情況而定。

其中2023年國內半導體業產值將出現罕見衰退的局面,年增率由2022年的18.5%轉為-5.6%,顯然行業因終端應用需求仍顯疲弱、半導體供應鏈庫存需時間進行去化、處於供需調整階段,而使得我國半導體業產值無法達成原先5.0兆元的歷史新高目標。事實上,終端需求尚未有回升的動能,因全球經濟景氣處於混沌不明的狀態,加上半導體供給面仍有新增產能釋出的情況,加深行業競爭的局面;其中2023年晶圓代工、記憶體與其他製造、積體電路設計業、半導體封裝業、半導體測試業產值相較於2022年各衰退1.3%、26.7%、12.3%、3.4%、2.6%,顯然產業景氣仍舊處於修正期,下半年始可能出現反彈;而各項產業當中,應用於消費性電子、PC、智慧型手機等市場,表現仍不若於車用電子、工控、資料中心、伺服器等領域。

 

表三 近年來我國半導體業產值及各細項行業之表現概況
單位:億元
  2020 2021 2022 2023(F)
產值 成長率 產值 成長率 產值 成長率 產值 成長率
IC產業產值 32,222 20.9% 40,820 26.7% 48,370 18.5% 45,643 -5.6%
IC設計業 8,529 23.1% 12,147 42.4% 12,320 1.4% 10,800 -12.3%
IC製造業 18,203 23.7% 22,289 22.4% 29,203 31.0% 28,213 -3.4%
       晶圓代工 16,297 2.1% 19,410 19.1% 26,847 38.3% 26,486 -1.3%
       記憶體與其他製造 1,906 19.4% 2,879 51.0% 2,356 -18.2% 1,727 -26.7%
IC封測業 3,775 9.0% 4,534 15.3% 4,660 7.0% 4,500 -3.4%
IC測試業 1,715 11.1% 2,030 18.4% 2,187 7.7% 2,130 -2.6%
IC產品產值 10,435 22.4% 15,026 44.0% 14,676 -2.3% 12,527 -14.6%
全球半導體市場(億美元)
及成長率(%)
4,404 6.8% 5,559 26.2% 5,735 3.2% 5,502 -4.1%
資料來源:TSIA、工研院產科國際所,2023年2月

 

貳、我國服務業整體的景氣表現

2023年國內服務業的景氣展望多數可望優於2022年,惟不動產業景氣將持續呈現降溫的態勢。

從國內2023年民間消費年增率可上升至5.24%可知,此將成為經濟重要的支撐點,特別是臺灣防疫政策大幅解禁,民眾生活回歸常態,國內外邊境封鎖逐步解封,以及國內政府採取補助政策希望能吸引國外觀光客來臺消費,加上4月官方將開始對每位國人發放6,000元的現金,同時業者也積極推出活動來搶攻疫後復甦商機,預計此對於零售業、觀光業、餐飲業將帶來挹注效果;至於電信服務廠商在5G用戶數持續增加,且業者大量拓展固網寬頻、5G、企業專網、資通訊等業務,皆有助於2023年業績的表現。

就2023年國內不動產市場景氣而言,將延續2022年降溫的態勢。即便房市存有政府持續推出捷運導向發展(TOD)規劃的重大開發案,且都更及危老改建依舊是政府持續力推的主軸;但短期內整體房市恐持續由空方勢力壓制,包括國內經濟成長率持續探底中,且房貸利率逼近2%的水準,以及從M1B與M2的死亡交叉來看,市場資金不若先前充沛,民眾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難有突出的表現,況且國內總統大選即將開打,居住正義的議題將驅使政府對於房市政策持續採取動態性調控措施,尚無鬆綁的機會。再者房市供給也將逐步釋出,故在房市本身供需結構進入調整,以及外部經營環境仍對本產業不利的情況下,房市交易結構持續呈現量再縮價鬆動的情況,表現不盡理想。

參、2023年產業亮點與重要觀察趨勢

ChatGPT帶動AI熱潮,順勢拉抬半導體供應鏈題材成為產業亮點;至於地緣政治變化、半導體新一波全球化布局、ESG與淨零排放浪潮仍是今年影響產業環境的重要觀察。

ChatGPT的活躍引爆全球AI商機與投資熱潮。ChatGPT作為新興超智能對話AI產品來看,不論是技術原理角度或運行條件,均需要訓練數據、模型算法、強大運算力作為支撐,例如GPU或CPU+FPGA等,顯然AI的商機對於高階晶片的需求將上升,將可順勢拉抬半導體供應鏈題材,進而人工智能系統生成的內容,將推動未來AI產業化由軟體延伸至硬體,使得半導體+AI的生態體系逐漸清晰;特別是臺灣又是全球先進製程的生產重鎮,積體電路設計領域中的矽智財與高速傳輸、半導體封測業中的先進封裝、Chiplet族群亦可受惠。

值得一提的是臺廠海外布局方面,是以半導體業的調整方向最為明顯。由過去大幅集中境內,轉為深耕臺灣、策略指標性布局海外,其中台積電赴美設廠且擴大在美投資的規模,相信台積電後續會詳實規劃並落實各項設廠條件的最佳化,而此布局也反映美中科技戰雙方陣營各自塑造區域合作、自主供應鏈趨勢下,為呼應美國「聚焦本土高階邏輯晶片製造產能、塑造韌性安全供應鏈」兩大戰略目標,臺灣半導體廠商布局全球在地化生產已是不可逆的局勢。

雖然在這樣的局面下,將會使臺廠在境內的生產比重有所降低,但由於海外以策略指標性設廠意義為大,因而臺灣整體半導體生產佔比至少仍有85%;反觀若藉由台積電強化臺美之間在新興科技領域技術與市場的合作,或反向邀請美國加碼投資臺灣,其他台積電投資日本、德國也等視之,對臺灣整體利益均有正面效益,例如為促進臺美雙邊貿易、投資擴展、產業合作,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舊聚焦半導體、5G、電動車等關鍵領域進行交流。

至於ESG布局方面,將成為臺灣各企業無可迴避的問題。以不動產業來說,未來隨淨零碳排議題的倡導及ESG觀念愈來愈受重視,特別是政府已公布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行動,未來市場對綠色建築的需求將繼續增長,故優質商辦的需求將延續,尤其是可結合ESG、SDGs及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等浪潮及規範,協助企業實踐減碳轉型與落實永續發展的辦公大樓,因而大臺北地區優質新穎的空間將持續搶手,老舊辦公室大樓若不藉由危老都更或資產活化,其競爭力恐受到影響,而有被陸續淡出市場的可能性。

在淨零排放議題上,國發會發布2050年臺灣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後,整體規劃已有基本規範,方向上也有所參考。其中32%臺灣金融服務業已做出淨零排放承諾,減碳腳步最為積極;科技業運用數位技術減少自身碳排放,也能提供其他產業解決方案。顯然遵循政府政策、滿足客戶期待為我國各產業朝節能減碳的主要原因,至於尚未承諾節能減碳的企業,主要是考量所屬產業無既定脫碳方式,但預計未來臺廠將會極力朝向此目標邁進。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好文轉載|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成因及其情勢觀察【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簡介及對臺商的影響【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