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轉型 創新嘉義邁向工農大縣
- 資料發布日期:109-04-16
- 最後更新日期:109-04-16

文《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是台灣的糧倉,因北回歸線通過,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有完整的水資源及穩定的用電支持、健全的生活型態,糖、米、漁業、花卉及山林資源的出口外匯表現也相當亮眼。
隨著精密科技園區及精緻農業發展,加上美中貿易大戰促使台商回流,放眼全國多數縣市已無大面積土地可供投資,唯獨嘉義縣位處台灣西部科技廊帶上,縣府開發之產業園區已成為國內外廠商爭相投資進駐的首選,嘉義縣正在大步轉型、創新,朝工農兼具大縣發展。
嘉義優勢 無可取代
(一)交通便捷
嘉義縣是台灣中南部交通運輸的中心,更是兩岸經濟交流最前鋒的地理位置。交通網路密集,南北運輸便捷,布袋港及水上機場是兩岸產業快速交流的交通門戶。
縣內擁有完整的海、陸、空等交通建設,路線四通八達,運輸通暢便捷,除設有高鐵嘉義站外,另緊鄰國道1號、3號及台82、台61等重要東西向及南北向道路。
陸運部分
高速公路:國道1號計有大林、民雄、嘉義、水上與嘉義系統等五處匝道,國道3號則有梅山、竹崎、中埔與水上系統等四處匝道,可便捷往來台灣西部各地。
快速道路:東西向台82線連接國道1號、3號及台19線、台61線等重要道路,串聯嘉義縣陸運交通網絡。
高鐵部分
高鐵嘉義站位於太保市,每日南下與北上各約有55班次停靠。嘉義到台北時間約1.5小時,嘉義到台中約22分鐘,嘉義到高雄約30分鐘。高鐵站所連結的BRT公車捷運系統,從高鐵嘉義車站至嘉義市中心的台鐵嘉義車站車程約30分鐘。
港口部分
布袋港:布袋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過去有「小上海」稱號。相較於台中港、台南安平港或是高雄港,布袋港是台灣連結馬公、金門以及廈門航程最短的港口,更是台灣中南部農產輸出亞洲最便利的門戶。
空運部分
水上機場:是雲林、嘉義縣市及台南市北側三大區域唯一的空中交通門戶,可往來金門、澎湖並結合嘉義觀光資源,就近展開阿里山觀光旅程。
(二)大學及產業人才齊備
縣內研發資源充足,學術和研究單位齊聚。以雲嘉南縣市高教資源統計,共計有24所高中職及大專校院,是整個南台灣相當重要的高教資源培育地區,大學城的範圍包含:
嘉義縣:中正大學、南華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吳鳳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
嘉義市:大同技術學院、嘉義大學。
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環球科技大學。
台南市:成功大學、南台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等。
在人才的部分,每年大專校院畢業生約達2萬9千人,教育資源與人才相當豐富,且具多元性。
(三)水電充足
水電需求,向來為台灣工業發展的主要考量因素,屬全國性問題,依經濟部水利署表示,按該署公告之區域水資源經理計畫,推估至2031年,台灣地區(北、中、南、東部及離島)之用水供需情勢得透過調度給予穩定供水;縣內轄內共有13座淨水場,總供水量306,225CMD,整體的供水相當充裕。
嘉義縣內各工業區供電充足無虞,且為北回歸線通過之地區,陽光豐沛,地理環境擁有相對優勢,每天平均日照時數達5.7小時,具有太陽能光電發電的有利條件。縣府也推動公有房舍及畜牧場屋頂建置太陽能光電,更積極輔導鹽業用地、滯洪池及不利耕作地場址設置再生能源,2019年共計綠能設施310MW,全縣2019年用電量900MW,嘉義縣很可能成為全國唯一綠能覆蓋率超過100%縣市。
(四)生活機能完善
在幼教資源的部分,嘉義縣內共有幼兒園138所、國民小學124所及國民中學24所,合計有286所教育資源設施。
在照護資源部分,縣內推動攜家帶眷,在「嘉」LONG STAY,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長期執行各項老幼照護措施,對於有意到此投資的廠商和企業人士,提供一個全新的選擇,不只適合打拼事業,也適合全家進駐,在此長期定居。
- 許可設立私立托嬰中心2家,分別位於大林鎮及朴子市,提供未滿2歲嬰幼兒托育服務。
- 推動多元的長者服務體系,針對不同健康狀態的長者提供課程教育類、社區照顧類、住宿機構類等不同型態的照顧模式。
- 嘉義地區為全國醫療資源充足地區,共有16家醫院,尤其有長庚及慈濟兩大醫療體系,並設有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老人日照中心等周邊設施,具有完善的長期照護服務網。
投資嘉義 正是時候
(一)台灣西部科技廊帶新產業門戶
嘉義縣境內已開發的工業區包含:民雄、頭橋、朴子、義竹、嘉太、大埔美、馬稠後(一期)等,庚續將開發馬稠後後期、中埔公館農場(經濟部)、南靖水上農場(經濟部)、民雄航太園區(中科院)等,產業聚落群聚。
其中縣府自立開發之大埔美、馬稠後產業園區,引進低污染、低耗能、低耗水及高產值的「3低1」高產業,發揮產業群體效益,導入國際視野,以全球在地化的精巧實力,推動農業、產業與進行創造城鄉發展的新典範。
「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
為智慧型工業園區,扮演引領嘉義生活圈產業升級及發展之「火種」工業區,發揮研發及量產之銜接功能。具備了智慧機械發展優勢、園區西界二高梅山交流道等良好的交通條件、中正與嘉義大學等豐裕的學研資源以及充裕的擴充腹地等,均為後續開發之超強後盾,並擁有可與其他園區區隔之產業特色。展望打造國際級的競爭優勢,營造雲嘉南區域成為優良之產業生產環境。
「馬稠後產業園區」:
位於朴子市及鹿草鄉交界,台82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南側、縣道167兩側面積428.57公頃土地,於2010年取得開發許可,第一期可售生產事業用地59.34公頃,公共設施用地25.45公頃,台灣自來水公司、台電公司同意供應所需用水量9,833CMD、用電量為84,000KW,已完成開發;另後期部分,計343.78公頃,以「智慧健康照護科技園區」及「智慧機械園區」為發展主軸,希望吸引鮭魚返鄉及台灣在地優質智慧精密機械廠商投資設廠,其中屬產一用地共201.39公頃、產二用地11.03公頃,業於本2020年3月20日召開招商說明會,預計6月公告標售產業用地、2022年完成主要公共設施、2024年完成整個園區開發,因地價較台灣其他縣市相對低廉,為國內目前最適合台商鮭魚返鄉進駐的園區。
另經濟部因應美中貿易大戰及台商回台投資,為解決用地需求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空間,擇定本縣水上南靖、中埔公館等地,以滿足產業用地需求。
「水上南靖產業園區」
報編面積約90公頃,提供產業用地約63公頃,產業定位配合「五加二產業創新」及鄰近之長庚醫療專區,將引進智慧精密機械產業及醫藥生物、精緻農業科技等產業為主。
「中埔公館產業園區」
報編面積約75公頃,提供產業用地約53公頃,將引進智慧精密機械產業及醫藥生物、精緻農業科技等低汙染高產值產業。
(二)單一窗口行動服務
成立招商投資促進委員會,偕同行政院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專人專案服務,以廠商需求為導向,協助媒合土地、水電、人才、人工,並提供資金、稅務諮詢等,並強化跨局處之協調,積極協助企業排除投資障礙,以實際行動輔導企業早日完成投資營運。
(三)投資優惠
本縣訂有「嘉義縣振興經濟獎勵投資新開發產業園區補助作業要點」,針對購買產業用地之土地開發設廠者,自生產營運後其應納地價稅、合法建築物之房屋稅於滯納期滿前繳清,得依規定就其已繳地價稅之50%,房屋稅40%部分申領補助,其補助以5年為限。
嘉義縣除續發展農業根基外,加上大埔美、馬稠後精密科技園區,及經濟部開發的工業區、中科院開發的航太園區,掌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彎道超車,後發先至,智慧嘉義再次崛起,歡迎企業投資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