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電商市場如何迎接後疫情時代的到來
- 資料發布日期:109-05-21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21
文《蔡鴻賢》 東方線上公司執行長
疫情確實對網購/電商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許多產業受到嚴重衝擊。東方線上公司在2020年2月針對擔任管理職的「專業經理階層」實施調查,共回收 551 份有效問卷,樣本領域涵蓋廣告/顧問業、餐飲/服飾/百貨、觀光旅遊、各類型零售業、娛樂休閒等等。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受訪者(97%)都同意,在這波疫情中,觀光旅遊業首當其衝,而在調查所涵蓋的18種產業裡,只有4項是受訪的經理人認為能夠在本次疫情中受惠的產業,分別是「人身預防規劃(52%)」、「網路電商(50%)」、「人身健保及醫療(36%)」、「物流產業(11%)」。
2020年2月份的電商營收資料,果然與上述調查的結果相符,各大電商營收在原本應該是淡季的 2 月逆勢成長。從財政部公布的電子發票資料可看到,2020年2月份台灣主要電商平台銷售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成,從公開觀測站得知,具有代表性的上櫃電商公司,包括 pchome、momo、創業家兄弟、松果購物等等,2月份營收也都有顯著的成長。
除了營收數字外,Vpon大數據公司公布的分析結果可見,「生活購物類APP」的新用戶數在疫情爆發後上升了133%。此外,依東方線上公司長期追蹤調查的資料,在2020年2月份曾經使用過電商退換貨服務的消費者比例來到 25.4%,這數字甚至超過了2019年雙11時的數字。
在未知「疫情會持續多久」之前,談論後疫情時代似乎太早
東方線上在2月針對經理人所做的調查結果可見,當中只有2成左右的主管採比較樂觀的心態,認為約2個月疫情就會結束(事實證明並未結束),超過半數則認為疫情將在6 月份後才會結束,甚至有 9% 的人認為會持續到9月份之後。
不過相較於上述的調查,在3、4月份歐美疫情開始爆發之後,某部分的專家看法似乎沒有那麼樂觀。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表示,他認為一直到疫苗研發成功之前,也就是接近 2021 年秋季,人們都無法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所謂正常生活;英國的日常零售新聞(Retail Gazette)報導中提到,零售業可能面臨6個月以上或更長時間的衰退。在此之前,雖然某些國家或區域號稱遠離風險,但人人仍然是過著所謂的「新正常生活」,每天戴上口罩、測量體溫、盡量不出門、暫停群聚活動等等。
消費者行為被迫加速改變,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結果顯示,「行動下單」的比例,從2018年到2019年雖然大幅成長約15%來到49.6%,雖然看起來是「行動下單」的時代將要到來,但其實背後反映出另一個事實,那就是「使用者行為」在沒有重大事件發生的情況下,改變並沒有想像中快,即使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是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到2019年網購「行動瀏覽」的比例才首度超越PC,而網購在手機上的普及率的比例仍輸給PC。
但對於網購/電商市場來說,疫情無庸置疑是一個催化劑,將原本只在實體消費的消費者推上網購平台,原本就有在使用網購的消費者,使用程度則是直接來到跟雙11一樣的高峰。若是疫情再持續6個月,對於消費者來說,等於是「強迫加速行為改變」,對於網購或電商平台來說,這樣的催化劑,等於直接給你六次「類」雙11場景,讓你嘗試新的銷售模式,以及測試如何優化消費者的購物旅程,也能藉機得到更多的使用者回饋與數據,因此無論是平台、自營電商或是供貨廠商,都應該要把握住這樣的一個時機。
做對兩件事,掌握住難得的轉變機會
第一件:趁機了解new new網購消費者,以及競品消費者的心聲。
前面提到從Vpon公司公布的統計數字可看見,「生活購物類 APP」的新用戶數在疫情爆發後上升了 133%,可以推測「上過平台看,但最後沒有註冊」的消費者,數量一定更多,平常要接觸到這麼多的new new用戶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卻是一窩蜂地全部出籠,絕對得把握這樣的一個好時機。
除了自家的數據分析之外,透過第三方市場研究單位的協助,來了解用戶為何逛了兩家,但最後在競品家註冊下單?滿意度及理由又是什麼?這些從是自家客戶身上看不到的事,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第二件:趁著消費者身歷其境,針對不同主題做訪談,得到最真實的意見。
「快」已經是台灣電商要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了,當大家都一樣快的時候,是否有什麼新的方式來留住消費者呢?東方線上在調查中,請經理人評估未來消費情境的發展可能性,高達82%的經理人認為,無論是因為疫情而上網購平台買東西的消費者,還是因為疫情而增加購買頻率及增加購買商品的多樣性的消費者,之後都有可能因此提高上網購物的頻率,特別是日常用品。
當消費者處於這樣一個情境的時候,正好是實施深入的訪談的最佳時機,因為對照平時,他們更容易有身歷其境的感覺。例如當消費者在這段期間經歷了排隊買口罩,甚至因為謠言而搶購某些商品之後,是否會想在平常就囤放一些必需品,但家裡又沒地方放,若是能夠提供如何的解決方法,消費者是否願意付費;以及若是可以在日常用品快要用完的時候,直接一鍵下單,隔天送到家,消費者的接受度又是如何?都是可以趁機了解的事。
對於網購/電商平台而言,無論你覺得後疫情時代即將到來,或是疫情才剛要開始,理解消費者的想法永遠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而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請務必把握最好的時機,做正確且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