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四大面向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迎向未來
- 資料發布日期:109-06-19
- 最後更新日期:109-07-14

整理《編輯部》
總統蔡英文及副總統賴清德伉儷在5月20日上午參加在台北賓館舉行的就職相關活動,總統並發表演說。蔡總統說,「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所以,下一個4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等四大面向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帶領台灣迎向未來」。
過去4年,台灣盡力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蔡總統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總統說「我們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原則,我們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
蔡總統520就職演說重點分為四大部分:
作為共同體的台灣
總統說「這是中華民國史上,最特別的總統就職典禮。它特別的地方,不在於典禮的規模,也不在於參與的人數,而在於,我們都知道,這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
台灣經歷疫情,國家的光榮感,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存在每一個人心中。總統指出,台灣防疫的成功,來自於善良而堅韌的人民。「這一群人民,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環境中,依然能靠著我們的民主、我們的團結,和我們對彼此的責任感,克服挑戰、度過難關,讓台灣在世界上屹立不搖。」
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
第二部分是全球情勢改變帶來空前挑戰,下一個4年超前部署,將是台灣迎向未來的絕佳機會。
總統提到這次疫情對全球的衝擊既深又廣,它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的秩序,不僅加速、加大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重新排列了經濟板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型態,甚至也改變了國際社會對台灣和周邊情勢的想像。
這些改變是挑戰,但也是機會。誰能在疫情過後,複雜詭譎的國際情勢間,掌握機會,誰就能讓國家在世界中脫穎而出。蔡總統說「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所以,下一個4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上,會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會帶領台灣迎向未來。」
國家建設工程
第三部分是闡述有關國家建設工程。分別從產業與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身化等四大面向,勾勒出未來4年的國家建設。
(一)在產業與經濟發展方面。總統說,台灣人民最關心的,就是我們的產業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在2016年啟動了「經濟發展新模式」,致力讓台灣經濟走向世界。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至今,仍然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這是全球少有的。未來4年,全球經濟更劇烈變動和供應鏈加速重整的局面,我們將秉持「穩定中追求成長、變局中把握先機」的政策理念,鞏固未來幾十年的經濟發展。
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如何打造這「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蔡總統說:
1.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發展,全力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全力促進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發展。
2.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以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要全力打造可以有效保護自己,也能被世界信賴的資安系統及產業鏈。
3.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這次疫情中,無論是試劑製造、或是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台灣團隊」都有足夠的能力,跟全球頂尖技術接軌。
4.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更進一步進軍航空及太空產業。
5.加速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2025年綠能占整體發電量20%的目標,有信心可以達成,台灣將成為亞太綠能中心。
6.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從口罩、醫療及民生用品、能源到糧食供應,要把重要的產業鏈留在國內,維持一定的自給率。
總統特別指出,我們要將國內需求,作為基礎能量,來帶動產業發展;會採取更靈活的金融政策,持續改革金融體制,運用更多元的金融手段,來協助產業的資金需求;持續引導產業布局全球,和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其他有潛力的市場;匯聚各方的人才,全力爭取國際上最頂尖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讓台灣產業的團隊能夠更加國際化;在雙語國家及數位領域上,培養更多的本土人才和菁英,讓產業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也就是未來4年,產業發展以更融通的金流、更活水的人流、更強勁的產業實力、更與世界緊密連結的台灣為策略,開啟台灣嶄新的經濟格局,迎向繁榮新時代。
(二)在社會安定方面,以醫療健康網,強化疫病防治和醫療能量,結合產業,在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以及傳染病防治的領域,有更多突破,讓人民可以更健康、受到更好的照顧。
同時,強化社會照顧體系,讓第一線的社工能量能夠提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能夠深入最基層,把過去社會安全網沒有接住的人找出來。
另外,對於個案所引發的爭議,司法和行政部門,應該要檢討制度、優化制度,該修法的地方,就應該要著手修正。
(三)在國家安全方面,蔡總統分別從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兩岸和平穩定三個層次來說明。
國防事務改革面向
總統表示,在國防事務改革面向,將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提高後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平戰轉換才會順利。我們會改善部隊管理制度,提升各級幹部領導統御能力,維持戰力的團隊軍紀,以及社會價值對個人的尊重之間,取得包容、取得均衡。
積極參與國際面向
我們會持續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強化和友邦的共榮合作,和美、日、歐等共享價值的國家,深化夥伴關係,以及積極參與區域的合作機制,為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實際貢獻。
兩岸和平穩定面向
蔡總統說:「面對複雜多變的兩岸情勢,過去4年,我們盡力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為區域安全,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總統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不會接受北京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
總統進一步說:「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我會堅持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我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
總統指出,立法院將成立修憲委員會,讓攸關政府制度、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司法改革還在轉型期,和人民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會繼續傾聽各方的意見,不會停下腳步,人民的不滿,就是持續改革的動力。
另外,未來4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賴。
所有憲政機關都要持續改革。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將重新盤點後再次啟動,包括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並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部會,讓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貼近國家發展的需求。
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8月掛牌成立,是台灣落實「人權立國」理念的里程碑,也是監察院轉型的起點。
9月上任的考試院新團隊會提出完整的改革方案,轉型為稱職的國家人力資源部門,培育現代政府需要的治理人才。
結論
總統重申2300萬人作為共同體的意義。總統說「過去70年來,中華民國台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越發堅韌團結。我們抵抗過侵略併吞的壓力、走出獨裁體制的幽谷,也一度走在被世界孤立的曠野之中,但無論什麼樣的挑戰,民主自由的價值,一直是我們的堅持。「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共同體意識,也始終是我們的信念。」
總統指出,70年來台灣可以度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依靠的從來都不是一兩個英雄,而是像各位一樣,一起轉動歷史巨輪的無名英雄,是因為有你們,台灣世世代代的幸福、安定、繁榮,才得以延續。
總統說未來的路不會一片順遂,挑戰只會越來越多。不過,我們是一個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國家,我們2300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最後,總統期許國人同胞,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當一個台灣人可以很光榮,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凝聚智慧與勇氣,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