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亞洲.矽谷計畫—延續「5+2產業」基礎 升級「六大核心產業」

  • 資料發布日期:109-07-16
  • 最後更新日期:109-07-16
343-04-01

文《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

 

亞洲.矽谷計畫係2016年蔡英文總統就任後推動之「5+2創新產業計畫」的旗艦計畫,由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自2019年6月起持續推展相關業務,並成立「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積極推動「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及「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兩大主軸,協調對外行銷及政策宣導等工作。

為達成上述政策目標,亞洲.矽谷計畫希望透過連結未來、連結國際及連結在地,持續引進全球資源與創新研發能量,厚植國內企業系統整合實力,拓展海外市場,並深化與地方政府鏈結,協助地方導入數位科技,均衡城鄉發展。

亞洲.矽谷計畫之策略、目標與具體成果分別說明如下:

 

策略與目標

一、四大具體推動策略:

1.體現矽谷精神,強化鏈結亞洲,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透過活絡創新人才、完善資金協助、優化法制環境等措施,完善創新創業環境。

2.連結矽谷等國際研發能量建立創新研發基地: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整合矽谷等國際研發能量,並積極參與國際制定IoT標準及認證機制。

3.軟硬互補,提升軟實力,建構物聯網完整供應鏈:引導國內硬實力跨入軟體應用,並積極促成學研機構研發成果產業化。

4.網實群聚,提供創新創業與智慧化多元示範場域:建置高品質網路環境,打造智慧化多元示範場域,並優先發展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應用。

二、五大關鍵量化目標:

1.     我國物聯網產值全球占比預計將由2015年的3.8%,在2025年提升至5%。至2019年已達到4.3%,逐步朝目標邁進。

2.     促成100家新創事業成功或企業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目前至少有68家成功新創募資達200萬美金以上。

3.     培育成立3家台灣國際級系統整合公司。目前已開發10家以上具潛力的系統整合商。

4.     促成2家國際級廠商在台灣投資。目前已爭取到Microsoft、Google、Amazon、Cisco等多家國際大廠陸續來台。

5.     建立1個物聯網產業虛擬教學平台。目前該平台已於亞矽官網建置完成,並提供258門以上物聯網相關課程。

 

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

為加速我國產業創新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積極建立一個以研發為本的創新創業生態系,亞洲.矽谷計畫陸續推動各項創業相關政策,期能連結全球先進科技研發能量,並就資金、人才、法規、市場及場域等面向,提供新創各種協助,以進一步打造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一、充裕新創早期資金

亞洲.矽谷計畫已建立從創業初期到出場的完整投資管道,除產創條例提供天使投資租稅優惠外,國發基金也已啟動「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及精進措施,今年更加碼匡列額度至新台幣20億元。迄2019年12月上旬已投資72家新創,帶動政府及民間總投資逾25億元。另外,政府已發布「產業創新條例」有限合夥創投投資新創採穿透式課稅,並實施天使投資人租稅優惠。

為讓新創團隊與創投(Venture Capital, VC)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打造台灣新創生態圈正向的發展,2019年亞洲·矽谷計畫開始與台杉投資共同規劃一系列創投(VC)與新創(Start-up)的對談活動(VS Talk),促進彼此的了解,共同成長,並發揮1+1大於2的功效。

二、活絡創新創業人才

在引進國際人才方面,2018年2月已施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針對外國高端人才核發就業金卡,首張就業金卡即發予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Steve Chen)。至2019年12月中旬已核發逾500張。另一方面,政府亦選送優秀人才赴外受訓、實習,至少已選送152位博士級專業人才赴矽谷知名大廠如NVIDIA、Intel、輝瑞藥廠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受訓實習。此外,為連結美國矽谷創新創業生態系,培育國際創業人才,亞洲.矽谷計畫自2018年開始與美國矽谷創業學校Draper University合作,開辦「創業英雄營」,協助有志創業的學員前往美國矽谷參加創業訓練課程,由亞洲.矽谷計畫補助全額學費及住宿費,迄2019年底,已選送台灣27名青年赴美培訓。

三、完備創新法規環境

在法規調適方面,新版「公司法」已於2018年底施行,國發會則提出包括可發行無面額股票、複數表決權、可轉換公司債等10大有利新創措施。另完成「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及「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等二大創新實驗條例立法,目前已核准7案金融科技創新,提供新型態商業模式測試環境。此外,國發會並成立新創法規調適平台,協助釐清新興商業模式的法規適用疑義,降低新創業者法規遵循成本,目前已協調處理31案,如自有自用停車位共享等問題,有效推動新創法規鬆綁工作。

四、協助鏈結國際市場

在鏈結國際市場方面,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也多次帶領新創團隊赴海外拓展國際市場,例如:協助新創參與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於2018、2019及2020年累積爭取超過新台幣155億元商機。此外,配合駐泰代表處新館落成暨啟用典禮,以及泰國Startup Thailand展覽活動,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攜手資策會及藍海加速器,籌組「2019台灣創新科技展暨泰國創新創業展」參展團,於2019年7月下旬率領涵蓋無人機、智慧農業、智慧交通、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領域共10家新創團隊,赴泰國參加展出。盼透過多元展覽機會,提升台灣新創科技廠商在泰國的能見度,並協助爭取更多的商機,打入新南向國家市場。另為讓世界感受台灣的創業家精神,國發會已與百位新創夥伴共同發布國家新創品牌「Startup Island TAIWAN」,期將台灣的新創品牌推向全球。

五、打造試驗應用場域

亞洲.矽谷計畫也積極鼓勵成立創新試驗應用場域,除各縣市的新創基地外,政府已打造多處國際級新創聚落,如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林口新創園(Startup Terrace)等,引進國際加速器或育成等資源。此外,亞洲.矽谷計畫亦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提供新創試驗應用場域,如桃園虎頭山創新基地及桃園青埔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區等,不只作為實驗場域,更希望提供新創具體的應用落地機會。

 

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

亞洲·矽谷計畫透過建構物聯網價值鏈,提升台灣物聯網產業競爭力。包括吸引國際大廠投入研發資源、強化物聯網應用服務,促成智慧城鄉示範應用,並透過運作「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建立並強化民間參與機制,以凝聚產業發展共識,集結全台的示範計畫與實驗場域,匯集資金、人才、創意,創造產業群聚之綜效,打造台灣成為物聯網研發重鎮。

一、引進國際巨擘研發資源

亞洲.矽谷計畫積極導入國際研發資源,近年美股市值名列前茅之科技大廠,如思科(Cisco)、微軟(Microsoft)、Google與Amazon等公司,均已來台設立研發或創新中心,協助國內業者數位轉型。國際大廠之所以擴大來台投資,係著眼於台灣完備的ICT產業生態系、優質的AI與技術人才、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以及網路自由與資訊安全等,皆具有國際水準。如思科2019年底在桃園青埔設立智慧創新應用示範中心,與國內業者合作,開發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工廠等解決方案,強化國內創新能量。

二、打造智慧化示範場域

為打造物聯網應用之示範場域,政府透過智慧城鄉應用服務,鼓勵業者發展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解決方案,促進民眾生活智慧化,迄2019年底已有175案獲審查通過,政府及民間投入金額約119億元。例如:在智慧醫療部分,糖尿病易有眼部病變,需定期檢測。為此,即有廠商提案開發行動視力檢測箱,整合手提式眼科儀器(AI眼底攝影、眼壓計等),不僅有效提升眼部診療效率,亦有助解決眼科診斷人力缺口。此外,在智慧防災部份,則有3D環景室內定位系統,即時定位救災人員移動軌跡協助救災,目前已導入宜蘭線逾300棟建築。

三、物聯網大聯盟會員跨業合作

亞洲.矽谷計畫於2016年12月成立「物聯網產業大聯盟」,迄2019年底已有近400家企業、公協會、新創等會員,透過定期辦理交流活動,依領域別與地域別進行交流座談、經驗分享及城鄉對談等相關會議活動,讓上、中、下游聯盟成員,彼此串聯成為軟硬系統整合之技術團隊,讓國內各領域之產業、技術與系統整合得以合作,產生應用領域最佳團隊。

四、推升台灣物聯網產值破兆

2018年台灣物聯網產值達1.17兆元,首度突破新台幣1兆元,占全球比重4.24%。2019年我國物聯網產值達到約1.3兆元,全球市佔約為4.30%,顯示政府推動物聯網相關產業發展已見成效。

 

結語與展望

亞洲.矽谷計畫營造台灣創新環境,近年已逐漸展現成果,台灣創新能力已獲世界肯定,如2018、2019連續2年獲世界經濟論壇(WEF)評比為全球4大創新國,與德、美、瑞士並列。未來,亞洲.矽谷計畫也將配合總統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政策,在亞洲.矽谷計畫的既有基礎上,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之發展,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好文轉載|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成因及其情勢觀察【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簡介及對臺商的影響【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