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善用政府資源 王怡嘉為環保化身貝瓷推廣大使

  • 資料發布日期:110-03-11
  • 最後更新日期:110-03-18
木犀藝術文化公司總經理王怡嘉

文/李庭宇

編按:採訪前,2021年(民國110年)2月4日,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亞洲設計大獎(Asia Design Prize)公布評選結果,木犀藝術文化有限公司的「臺灣新意象精緻貝瓷餐具組」榮獲優勝(Winner)獎。王怡嘉開心的與本刊分享此份殊榮。

亞洲設計大獎由日本與韓國共同主辦,是亞洲地區的指標性設計大獎,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團隊爭相角逐,期許在全球的設計領域展露鋒芒。


  來到位於林口臺地的木犀藝術文化有限公司,入門前醒目處同時掛著「木犀齋」與「濱州臺商協會臺北聯絡處」的招牌,身兼濱州臺商協會副會長職務的王怡嘉總經理為本刊介紹:「木犀齋是工作室的名字。因為我母親很喜歡桂花,在創業時,就以桂花的學名『木犀』來為公司命名。這裡除了是工作室、教室,更是兩岸藝術交流的據點,經常接待兩岸的藝術家來這裡作畫、繪瓷,也有社區的民眾、學童以及返臺休假的大陸臺商,來這裡學習繪畫課程。」

創業插曲 蓄積未來事業能量

  科班出身又有教學熱忱的她,畢業後順勢開設畫室,教導學齡前的小朋友畫畫。因為親切又有耐心,頗受家長信賴,開始有家長問:「妳只有下午教課,白天空著也是空著,我的小女兒是不是可以麻煩妳照顧?」那時王怡嘉的孩子還小,心想小孩多一個玩伴,又可以補貼畫室房租,何樂而不為,便答應接下了這個任務。不料,因為口耳相傳,學童一個接著一個來。此時,王怡嘉的正職竟意外地從畫室老師變為幼幼班園長,還必須把比鄰的空間也租下來才夠用。王怡嘉最多曾同時照顧30多個小朋友,一直到2003年時因為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爆發,家長不敢把孩子送出門上學群聚,她才毅然決然結束幼兒園的事業。

  由於幼兒園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王怡嘉親力親為,包括教學照護、園內行政作業,以及與形形色色的家長聯繫互動等,看似不在規劃中的創業轉折,卻也為她後續的事業蓄積了充沛的能量。

致力推廣兩岸藝術交流

  結束幼兒園事業後的王怡嘉再次回到個人專業上,從事藝術經紀及策展顧問。這段期間,她累積了許多藝術家的人脈以及策展的經驗,對後來從事兩岸藝術交流有很大的助益。

  一開始先是受僱於他人,一段時間後才自己創業。到了2010年左右,兩岸藝術文化交流逐漸升溫,王怡嘉經常受邀組織臺灣藝術家去大陸交流。每年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帶著這些老師及藝術家在大陸參加活動、作畫,與對岸藝術家交流。

  她認為,大陸地大物博,對藝術家來說,多接觸新的人事物,對創作取材絕對是正面的養分。而創作的價值也必然要得到市場認可,才能作為長長久久的的事業;另一方面,隨著大陸經濟發展,人民越來越富庶,對於提升生活的精神層次也越來越講究,是個潛力極大的藝術市場。因此在交流的過程中,王怡嘉積極開發及認識潛在的買家與企業領袖,並協助藝術家們策展,銷售畫作、藝品,讓藝術市場的供需兩端能夠滿足彼此的需求、互蒙其利。

  談及兩岸藝術交流近況,她表示:「不可諱言的,兩岸藝術交流雖泰半以民間形式進行,但仍難免會受到政治氛圍的影響,這幾年交流的頻率不若過去。2020年以來,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實體活動全面停擺,只剩下少部分的線上交流。所幸,除了藝術經紀的業務外,這幾年也開始販售瓷器藝品,無論是少量的藝術家手繪精品,抑或為企業量身打造、批量生產的伴手禮,均有助分散經營風險,讓我在這波疫情不致遭受太強烈的的衝擊。」

為環保努力推廣貝瓷

  山東省濱州市轄下的無棣縣位於渤海灣出海口,有著美麗的貝殼砂海灘,利用貝殼砂製成的無棣貝瓷成為當地馳名產品。王怡嘉在2014年的「魯臺會」交流活動上認識了山東海瓷集團董事長郭春森,海瓷集團最重要的產品即是將貝殼砂製成瓷器,也就是木犀齋目前的主打產品「海洋貝瓷」。對瓷器頗有研究的王怡嘉,憶起初次接觸貝瓷,仍無法忘卻那份驚艷的感覺。直覺告訴她,只要加上妥適的設計與包裝,未來在臺灣的市場上必然能有一席之地。

  提及高級的瓷器通常會先想到骨瓷,然而相比骨瓷,貝瓷的優點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骨瓷是在瓷土中添加若干比例的骨粉,讓瓷器在燒製的過程中發揮消除雜質的作用,並增加瓷器的透光度和硬度;同樣原理的貝瓷,不但質地細膩、壁薄輕柔,比起一般骨瓷胚體,其亮白度及透光度更高、熱穩定性更好,且重量輕,因為貝殼砂來自海洋,重金屬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全世界只有濱州有充足的貝殼砂,能夠規模性地製作貝瓷。

利用政府資源為產品加值、行銷

  為了擴大推廣貝瓷這項產品,設計一個雅緻的包裝自然是必須的。王怡嘉針對產品的包裝設計煞費許多心力,尋覓數個設計團隊,都未能達到她心中的理想,經過反覆比較,最後才找上兼具設計能量與研發技術的印研中心(財團法人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進行設計。印研中心是經濟部工業局與台灣區印刷公會合資成立之財團法人,是致力提升國內印刷技術的重要研究單位。

  王怡嘉回顧2020年是如何接觸到政府的輔導資源:「那時,印研中心跟我分享了經濟部『中小企業服務優化與特色加值計畫』以及亞洲設計大獎的參賽資訊,讓我得以按部就班地按照政府輔導的程序,優化我的產品包裝,並在政府的補助下參加亞洲設計大獎。」

  王怡嘉強調,參加中小企業處的加值計畫對公司算是很重要的一步。政府有很多資源可以運用,很多中小企業不知道怎麼運用,她算是做中學、學中做,一步一步試出來的。依循著計劃的診斷、輔導與要求,從撰寫企劃書開始,到成果的發表,一路下來讓她更了解自家產品的定位及行銷策略,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算是相當不錯的引導,也為產品增加不少曝光的機會。

與濱州結緣 肯定臺商協會功能

  說起她跟山東的緣分,王怡嘉說:「不知道為什麼,我跟山東特別有緣,我接到的藝術交流邀請幾乎都是來自山東,其中又以濱州為甚。」濱州市轄下的惠民縣是軍事家孫子的故鄉,當地政府自2008年開始舉辦海峽兩岸(濱州)孫子文化論壇,並邀請臺灣的相關團體前往交流。作為臺灣主要受邀代表的中華文化孫子兵法協會,也是王怡嘉的服務對象,因為這樣的因緣際會,讓王怡嘉與濱州結下不解之緣。

  她表示:「其實我一開始在大陸作藝術交流,都是單打獨鬥,雖然經常在一些場合遇到臺商會長,但卻很少有進一步的交流。後來,有好幾次的機會在臺灣與濱州臺商協會的劉玉中會長共同接待回訪的山東藝術家,才逐漸熟絡。劉會長很照顧晚輩,除了邀請我加入臺商協會好有個照應,也很支持兩岸的藝術文化交流,每次對岸有重要的團體來臺訪問,總是出錢出力,甚至特別飛回來接待。」

  王怡嘉回顧這一路以來的際遇,特別感謝許多位臺商會長、前輩對她的協助與關照。她十分肯定臺商協會的價值,臺商在大陸打拼,只靠自己的力量確實比較單薄,若能充分應用臺商協會這個平臺,除了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應,事業上也能共享資源,對於人脈的擴展更是有相當大的幫助。

熱門推薦

海基會派員進駐金門行政協調中心 羅文嘉:有百分之百善意推動兩岸雙向健康交流【焦點新訊】

出席金門「金廈泳渡」開幕典禮 羅文嘉:兩岸距離那麼短 和平不應該那麼遠【最新活動】

解析中國大陸再中止ECFA部分關稅減讓的意涵【精選文章】

從傳統到創新:葉律松談和欣光通的綠能轉型之路【深度專訪】

臺商企業回臺併購實務介紹【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中國大陸修訂《保守國家秘密法》對臺商的影響【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