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六屆會長力拼臺協世代傳承 -成都臺協會長高錦樂

  • 資料發布日期:110-08-16
  • 最後更新日期:110-08-16
高錦樂會長奔走兩岸,勞心勞力。

文《曾秋英》

 

隨著中國大陸邁入「後疫情時代」,各地各業都在快馬加鞭、加速追趕進度。大陸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成都臺商協會會長、四川藏寶蟲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錦樂也不例外,在協會事務、臺商交流間忙得不可開交,差旅行腳踩遍大江南北。奔波的步伐,瞬忽已近30年。

赴陸先鋒 一晃眼30載

高錦樂算是最早一批到大陸發展的臺商。他在1992年(民國81年)改革開放初期,就隨著統一企業拓展市場的步伐來到成都,與當地國企合資成立四川錦隆香精香料公司,成為統一泡麵的原料生產商。

不過公司成立後,才發現兩岸在企業管理、成本計算有相當大的落差,造成合資公司體制龐大、人事支出高昂且效率不彰。1994年,高錦樂決定擺脫國企掣肘,成立獨資公司。

1997年,他跨業涉足日用品、玩具工廠;2000年國營企業改制後,土地廠房可以活化,高錦樂切進房地產開發市場,在成都、綿陽都有項目。2012年,在其他臺商穿針引線下,他的業務觸角擴及到生技產業,成立四川藏寶蟲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在2015年與臺灣上櫃公司生展生技合作,成功突破人工培殖冬蟲夏草的技術難題。

身為前進西部發展的第一梯隊,高錦樂娓娓談起臺商在四川的發展歷程。最早在90年代,由統一、康師傅、旺旺等食品行業落腳耕耘。2000年初,隨著大陸推動西部大開發,台玻集團、亞東水泥等製造業臺廠陸續進駐。2008年後,西部的電子資訊行業開始蓬勃發展,包括富士康、仁寶、緯創以及配套廠家先後布局。2016年起則是金融業,目前有富邦華一、永豐、第一銀行等臺資銀行在此設點。

高錦樂從成都市統計局的數據分析表示,2020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達人民幣(下同)17,716.7億元,年增長4%。分產業看,農、林、漁的第一產業達655.2億元,增長3.3%;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達5,418.5億元,增長4.8%;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達11,643億元,增長3.6%。

臺商在成都的發展以第二產業占比最高,約達55%以上。以富士康來說,2020年產值約1,800億元,仁寶和緯創合計約600億元,光三家電子資訊產業的產值就高達2,400億元。另還有台玻,統一、康師傅等食品廠,以及中小企業臺商等相加起來,臺資在成都的產值占達3,000億元左右,在第二產業已占了半壁江山。

反觀臺商在第三產業的占比相對較少。規模較大的臺資企業包括群光百貨,以及房地產的鄉林集團等,未來在服務業領域仍極具發展潛力。

西部投資題材 熱度不減

高錦樂稱,大陸中西部經濟發展迅速,成都市不僅具備「一帶一路」題材,又是中歐班列的起始站,2020年在「內外雙循環」、「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投資發展計畫下,應該還會再掀起一波區域經濟高成長。

他說明,中國大陸2021年第7次人口普查顯示,成都常住人口達到2,093萬人,較10年前的第6次普查結果增加約581萬人。龐大人口紅利背後,當然也代表強大的消費實力。

事實上,現在前往成都創業的臺灣青年中,就有不少正是著眼於此。臺灣年輕人初到大陸闖蕩,可培養不同的商業嗅覺,擴大眼界。尤其在市場布局方面,「在臺灣看的是2,400萬人,大陸是要搶14億人口市場,思維邏輯完全不一樣」。高錦樂坦言,不論任何領域,「臺灣在前半段可能小幅領先,但後半段被大陸超車的機會蠻大的」,除了不斷提升自己,並從大陸青年的思維中截長補短,才有機會長久立足。

順應商業潮流 持續精進

當問及縱橫大陸商場30載的心得,高錦樂強調,大陸市場變化太大,「就是要學會抓住風口,不斷學習」。他常以成都臺協前會長、被譽為兩岸旅行箱大王的皇冠集團副總裁江枝田為例,其銷售的皮箱在大陸累積良好口碑。10多年前,江家二代力勸父親擴大線上行銷,父子還因理念不合、多有齟齬。高錦樂說,幾年前江枝田告訴他,事實證明兒子的眼光是正確的,現在每年光是「雙十一」一天的銷量就抵過線下門市一年的業績。才短短幾年,大陸的商業模式已全然疊代更新,若是不知及時變通,只能慘遭淘汰。

2020年風生水起的直播賣貨也是一樣。初期是商家為了消化庫存變現,商品普通、單價不高。未料直播帶貨掀起熱潮後,舉凡珠寶精品、汽車,甚至豪宅銷售都在搶直播商機。商業靈敏度成為能否留在市場的關鍵。

誰也沒料到2020年疫情來勢洶洶,對於成都臺商可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高錦樂說,富士康、緯創等電子資訊產業,因受惠於「宅經濟」發燒,筆電、平板供不應求,業績持續飆升。反觀餐飲、百貨服務、旅遊業等商貿業者則是另一番光景,2020年整體業績普遍下滑,有部分資金實力較弱的服務業臺商只能退出。

高錦樂的蟲草養殖事業也受到不小衝擊。當時成都對公司到班人數嚴格管制,但過年正是蟲草採收高峰,人力不足嚴重影響產量,加上高端消費減少,全年業績不如以往。但高錦樂表示,目前來看,2021年成都整體商貿情況已陸續恢復疫情前水準,臺商對成都的發展前景依舊樂觀。

再度回鍋 世代傳承是最大目標

高錦樂落腳成都至今,臺商協會和他的職涯打拼一直密不可分。成都臺商協會成立於1995年,在大陸算是成立較早的臺協,而高錦樂從協會成立初期就參與服務臺商的工作。他是第1屆到第3屆的秘書長;2004年他當選第4屆會長,接著連選連任4次,直至2015年第8屆會長任期結束,共長達10年。2020年9月,他再度當選第11屆成都會長,也是他第6度披掛上陣。

面對接下來3年任期,高錦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完成傳承,希望未來協會的事務可交棒給年輕人。對照部分臺協已完成世代交接,而他卻回頭接掌會長一職,他笑說:「相較之下,成都臺協的輩份是高了點」。

以福州、南寧臺協來說,協會事務都已交棒給下一代,成功完成換血。「現任福州會長陳奕廷,他父親(陳建男)在當會長時,我也是會長;南寧前會長周世進還在任期時,我也是會長。轉眼他們都交接給下一代了,但我又回鍋會長職務。」他無奈笑道。

為了儘速在本屆任期內做到傳承交接,高錦樂接任會長後第一件事,就是整頓協會內的青年工作委員會,依照年紀分為40歲、30歲、20歲的不同梯隊,藉此和青年臺商分享資源和經驗,希望培養更多年輕人接任協會幹部,並逐漸建立接班的人才庫。

除了傳承的重責大任,他也積極強化協會功能,在組織架構中新成立金融委員會及文化產業推進委員會,助力臺商解決資金難題,並整合臺商的社會資源,在文旅產業找尋商機。

高錦樂稱,過去臺商在大陸申請信用卡可說一卡難求,今年6月,富邦華一成都分行和成都臺協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凡是成都臺協的會員企業,員工只要憑公司名片和臺胞證,就可申請臺胞信用卡,讓資金運用更便利。另外,針對臺商在保險業務、稅務法務等常遇到的困擾,也邀請臺資金融業者辦理講座並交流互動,即時解惑。

在文化產業推進委員會部分,成都現在很多文旅開發案都屬於大型國際開發項目,單一臺商的資本實力不足,只能搶到小部分的分包案。他認為,「若能整合臺商各層面的優質力量,抱團起來也許有機會拼一把」。

除了增加委員會功能,去政府機關拜會交流,原訂每個月最末一週星期五的會員聚餐日,也邀請各地政府參與其中,增進臺商與地方政府互動,為臺商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以7月份來說,安排拜會的是成都成華區政府,先前已去過成都武侯區、高新區、東部新區、青羊區以及鄰近的內江市等。

此刻成都或四川的發展速度,和30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何協助臺商發揮優勢,在激烈競爭中搶得先機;並且幫助青年臺商整合前人資源、站穩腳步等,高錦樂老驥伏櫪,雄心不減。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好文轉載|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成因及其情勢觀察【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簡介及對臺商的影響【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