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好文轉載| 中國春節前後內外經濟概況

  • 資料發布日期:114-03-24
  • 最後更新日期:114-03-20
圖/ unsplash

文/吳明澤(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25年開春以來,中國政府宣布多項刺激文化和旅遊消費的新措施,讓春節期間的消費市場顯著回暖,旅遊業、零售業和餐飲業等領域均表現出強勁的成長。
  • 然觀察2025年的春節期間的消費市場情形,中國的經濟出現「供需分化」趨勢,需求面內需消費大幅成長,但供給端製造業活動低迷和工業品價格持續下滑,通貨緊縮疑慮未消。
  • 中國大陸出現消費降級與更加理性消費的趨勢,顯示在經濟復甦不如預期與國際外在環境日趨險惡下,民眾的消費信心仍相當程度受到影響。

(一)前言

自2024年9月以來,中國政府發布多項刺激經濟政策,包括取消購房限制、降低利率和提供家居用品補貼等。2025年開春又宣布多項刺激文化和旅遊消費的新措施,使得中國在春節期間消費市場顯著回暖,包括旅遊業、零售業和餐飲業等領域均表現出強勁的成長。然而,在供給端部分,投資與生産可能受到春節停工與經濟復甦仍較緩慢的影響,表現相對不那麼亮眼。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表現仍不佳,年後勞工返城復工的進度亦稍慢,部分產業開工率下降,顯示中國2025年整體經濟展望仍有風險。

(二)中國春節期間內需消費與旅遊之情況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歷來是消費高峰期,相較於過去,民間消費有較明顯的復甦。2025年春節期間,全國消費相關行業日均銷售收入同比成長10.8%,其中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分別成長9.9%和12.3%。在中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下,家用電器和影音器材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6.4%,通訊器材銷售收入同比成長181.9%(經濟日報,2025.2.6)。

今(2025)年春節表現較為突出的是電影票房的部分,根據中國國家電影局統計,自1月28日至2月4日春節檔期總票房達到95.1億元(人民幣,以下同),超過2021年57.3億元的歷史最高記錄,觀看電影人次達1.87億,亦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期的紀錄。中國電影票房之所以如此火熱,除了有多檔中國國產影片(如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等)表現不俗外,主要是因為中國地方政府(包括北京、江蘇、湖北與廣東等地)發放觀影券等消費刺激措施,鼓勵民眾走進電影院(Reuters,2025.2.2)。

另外,在旅遊市場部分,春節假期期間,中國全國國內出遊人次達到5.01億,同比成長5.9%;旅遊總收入達到6,770.02億元,同比亦成長7.0%(央視網,2025.2.5)。文化結合旅遊成為中國春節出遊的新趨勢,根據中國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春假期前5日,「春節旅遊」搜索量整體上漲168%,「非遺」搜索量同比上漲212%,「春節廟會」搜索量暴增633%。而滴滴出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旅遊度假等需求集中釋放,出租車訂單完單量同比上漲17%(新浪財經,2025.2.5)。

然而,在亮眼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許多值得關注的情況。首先是春節消費有降級的趨勢,且人們的消費也有變得更為理性的情況。根據「美國之音」訪問多名30多歲的中國年輕人,分享他們對農曆新年的感受,發現多人現在已經放棄大額消費,甚至連賣年貨的店家也顯得異常冷清,甚至許多地區提倡「節儉過年」,例如壓歲錢金額「不超過20元人民幣」。人們大幅削減非必要開支,許多商品的消費增加來自於政府的政策補貼。工廠也提早讓工人放假過年,僅有大廠堅持到1月才放春節假期。年輕人對於傳統的新年慶祝活動熱情不高,更多選擇出遊,且傾向於避開人潮,在春節前就提早開始旅程(美國之音,2025.1.28)。

(三)中國春節期間供應鏈生產與外在環境部分

儘管消費市場活躍,製造業卻面臨一定壓力。2025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0.5%,創下近五個月新高,主要受春節期間需求增加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月比值數據來看,1月份的服務價格上漲0.9%,影響CPI上漲約0.37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五成多。然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降2.3%,已連續28個月下跌,降幅為2.3%,反映出製造業活動的低迷和工業品價格的持續下滑(Financial Times,2025.2.8)。

據路透社1月援引中國官方數據的報導,2024年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下降3.3%,這是製造業連續第三年出現利潤下滑,儘管12月單月同比成長了11%。製造業活動也在放緩,最新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1月份降至49.1,低於50的榮枯線,意味著經濟收縮。這一數據不僅低於市場預期,也創下自2024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在外在環境部分,美國的川普總統於2025年1月20日就職後,即發表一連串對中國不友善的政策言論,包括對中國進口至美國所有商品課徵10%的關稅,並計畫對鋼、鋁全面課徵25%的關稅。另外,在科技與投資領域,川普總統也延續前總統拜登對中國的封鎖基調,特別是在半導體與人工智慧等領域。川普總統亦計畫收緊移民政策,取消非法移民的福利和工作許可,同時放寬技術型移民的限制。然而,這些政策可能對中國赴美留學和工作的人員產生影響,進一步限制中美之間的人才交流。因此,川普總統的上任對中國產業、投資與貿易均存在相當不利的影響。

(四)結語

整體而言,2025年中國春節前後經濟表現呈現「供需分化」的情況,影視、消費、旅遊等需求表現亮眼,但供給面包括通貨緊縮、製造業前景等仍然相當不樂觀,尤其是在美國川普總統回鍋上任後,內外環境壓力更為巨大。

雖然需求面表現不俗,但仍有相當的隱憂,因為中國民眾春節的消費也出現消費降級的現象,消費更為理性,不必要的支出將大幅減少,雖然使消費結構合理化,但消費降級代表對未來經濟的信心薄弱,亦可能影響未來消費的成長。另外,許多消費成長較大的領域多來自政府的政策刺激,然此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的效果,是否能夠帶動長期的成長,有待觀察。

最後,川普總統上臺後,中國未來面對著更為複雜與不確定的美中關係,甚至美國是否聯俄制中,持續削弱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在內部經濟復甦不夠快、外在又面臨國際打壓的情況下,未來經濟前景恐怕不樂觀。

 

本文轉載自《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114年02月》,經陸委會授權刊登。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好文轉載|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成因及其情勢觀察【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簡介及對臺商的影響【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