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成長 打造台灣2020 新經濟模式
- 資料發布日期:109-02-15
- 最後更新日期:109-02-14

文《編輯部》
春江水暖鴨先知,近期許多國內外經濟機構陸續上修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落在2.23%至2.72%之間,在近年國際經濟逆風中,台灣經濟已站穩腳步,景氣呈現溫和穩定的成長,台灣經濟的正向改變,正為長期動能不足的經濟,帶來反轉的契機。。
蔡總統在今年元旦談話表示,去年台灣首度出現幾十年來規模最龐大的台商回台投資潮,成功扭轉了幾十年來,產業跟資金外移的處境。許多具智慧化元素的台商回台投資,海外資金回流也蓄勢待發,外商看好台灣經濟前景,大幅加碼投資台灣,包括google、微軟等國際大廠紛紛於台灣設立研發或創新中心,帶動國內智慧製造及創新能量,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建立人民普遍受惠、普遍有感的新經濟模式
蔡總統說:「未來四年,政府會努力再創造一次經濟啟發的奇蹟,政府將積極落實兆元投資,建設台灣成為『高階製造中心』、『高科技研發中心』、『綠能發展中心』、『區域資金調度及理財中心』,以及高科技和產業人才的培育重鎮。經濟轉型,產業創新,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台灣在全球經濟變局中能夠脫胎換骨。
對於較弱勢的傳統產業、農業及中小企業,政府也會提供足夠的協助,以及各種保障措施,讓他們在轉型的過程當中,受到最少的衝擊,順利轉型升級」。
經濟部2020年施政六大目標與五大施政重點
2020年經濟部以「打造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為整體發展願景,設定六大年度施政目標策略。
一、產業創新研發: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致力五大產業創新、新材料循環經濟、數位創新,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新興商業模式,全面優化產業結構。
二、加強扶植新創及中小企業:完善創業生態系統,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資源,發展科技應用並強化創新競爭能量,活化在地經濟。
三、推動能源轉型:全力發展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產業,落實非核家園,穩定電力供應、推動節能極大化、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落實能源先期管理,拓展能源領域國際合作。
四、加強水資源管理與防汛整備:多元開發水資源及有效節約用水,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強化韌性治水流域治理及防汛整備,營造永續水環境。
五、提升對外經貿格局與多元性:打造全方位經貿關係,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區域經貿整合機制,洽簽雙邊投資及經濟合作協定,配合推動「新南向政策」,建立區域內廣泛連結,加強與產業技術先進國家的連結。
六、改善投資環境:掃除投資障礙,致力解決五缺問題,持續檢討法規制度,精進全球招商,帶動企業全面投資台灣。
為達到上述目標,經濟部2020年以五大施政重點,持續推動各項經濟興革工作,以創造有利台灣經濟成長及企業永續經營發展的環境。
一、能源轉型:
(一)掌握投資需求,搭配完整電力規劃,維持備用容量率15%以上,備轉容量率10%水準。
(二) 2020年再生能源目標及效益
1、太陽光電:新增裝置容量2.2GW,帶動逾1,320億元投資。
2、離岸風電:新增裝置容量848 MW,帶動逾1,520億元投資。
(三)用煤量減少,燃煤發電占比逐年下降,空污嚴重時配合降載,積極改善空污。
(四)秉持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原則,確保電價穩定。
二、產業轉型:
(一)深化「5+2」產業創新,促進產值躍升,導入智慧製造。
(二)運用智慧化科技,發展產業數位化跨域應用,落實數位轉型。
(三)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帶動新創接軌國際。
三、經貿轉型:
(一)協助廠商基地布局,高階產品移回台灣生產,中低階產品且勞力密集者移往新南向國家。
(二)運用精準數位行銷及在地服務,並以團體戰與辦理台灣形象展等方式,整體行銷台灣,協助廠商多元布局全球市場。
(三)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積極透過經貿訪問團並結合海外投資實力,深化與各國經貿關係。
四、促進投資消費:
(一)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總投資金額至2019年底已突破8,000億元,預計可創造1.2兆元投資。將持續追蹤落實,讓企業賺錢、員工加薪。
(二)以投資台灣事務所為單一窗口,全程高效率服務,協助解決五缺問題。
(三)補助民眾購置節氣家電,以及補助中小型店家數位轉型、延長夜市抵用券期限,促進商圈及夜市消費。
五、打造四大中心:將打造台灣成為高階製造中心、高科技研發中心、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以及綠能發展中心。
加強扶植新創及中小企業
台灣的中小企業逾140萬家,占全部企業總數約97%,對於台灣經濟發展及國內穩定就業占有重要地位,是台灣經濟活動重要的能量。目前全球正走向數位經濟與智慧製造的時代,政府會加強扶植新創及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讓中小企業持續作為台灣經濟發展之基礎。
在加強扶植新創及中小企業方面,政府會完善中小企業的創業生態環境,活化在地經濟,協助中小企業取得所需資源,發展科技應用,並強化企業創新能量,促進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與創新。
針對協助中小型企業的作法上,從在地創新轉型升級、永續經營、完善創業生態及企業輔導、健全財務制度、強化國際鏈結合作等方面,提出5項重點發展策略,藉由政府及企業攜手合作,共同強化扶植新創及中小企業的發展能量。
一、提升小型企業在地幸福:活絡商圈經濟,創造城鄉美好生活,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及建構中小型服務業創新與升級引擎,驅動服務轉型。
二、促進企業永續經營:提供多元學習及客製化輔導資源,鼓勵企業創新及沙盒實驗,並強化企業不同階段所需知能與技術,推動企業進行傳承接班、升級轉型。
三、完善創業生態系統:提供基礎服務整合平台,打造國際創業聚落,引導企業資源媒合與輔導,協助新創企業展現新價值,並推動育成中心特色化轉型發展及社會創新。
四、促進財務健全發展:推動中小企業健全財務制度,強化其融資條件及促進中小企業資本形成,以協助取得營運所需資金。
五、強化國際鏈結及合作:以APEC平台協助中小企業提升國際擴張能量,並鎖定新南向市場需求發展主題商機聯盟,協助共同開發新產品與新服務,輔以在地商業化與整案輸出方式,促成業者鏈結國際市場。
產業創新研發
政府持續推動產業創新研發方案包括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產創條例修法、推動科技專案及推動商業創新發展等重大政策,從產業面、制度面、科技面,協助產業創新研發並企業新創及創新所需的發展能量。
一、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
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生技醫藥、綠能科技、國防及循環經濟、新農業等5+2產業及相關行業可利用此創新計畫,強化關鍵技術自主與多元應用能力,善用數位、循環及體驗經濟,活化在地發展。
◎ 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
少量多樣的生產及大數據即時分析的智慧製造發展是全球製造業發展趨勢,「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即是運用雲端、大數據、物聯網、智慧機器人等工業4.0技術,將台灣從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創造就業並擴大整線整廠輸出,打造台灣成為全球智慧機械及高階設備關鍵零組件的研發製造中心,並促使所有產業智慧化,進而促進國家整體產業升級轉型。
◎ 循環經濟推動方案
以「新材料產業」為關鍵產業,讓「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並以「推動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及專區」、「建構新循環示範園區」、「推動綠色消費與交易」、「促進能資源整合與產業共生」等4大跨域整合方式,促進產業循環共生及轉型,持續強化國際競爭力。
二、產創條例修法
「產業創新條例」已於2019年7月3日公布增訂第10條之1智慧機械及5G投資抵減,同年7月24日公布修正部分條文,包含租稅優惠措施延長10年、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規定、強化研發成果流通運用、多元彈性留才攬才工具、鬆綁有限合夥創投募資型態亦得適用透視個體概念課稅等,有助於穩定租稅及投資環境,讓產業可以安心投資,加速創新布局。
三、推動科技專案
經濟部運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簡稱科技專案)」,整合法人研究機構、產業界、學術界之研發能量與軟實力,促成國家創新系統成員間的科技創新連結,開發具前瞻性、關鍵性及跨領域之產業技術,並將研發成果落實應用於產業界,創造技術研發價值以及對產業創新之效益。
◎ 法人科技專案
法人科技專案主要由工研院、資策會、生技中心、金屬中心等二十多個研究機構推動執行,研發重點涵蓋五大領域(智慧科技、永續科技、製造精進、民生福祉與服務創新)之技術研發與整合,並推動創新經營模式、擴大科技應用,以促進國內產業持續蘊蓄創新能量與穩健發展。
◎ 企業創新研發專案
透過政府部分經費補助,降低企業技術研發的風險與提高投入意願,將企業的發展策略由生產導向調整為創新科技應用與服務導向。
◎ 學界科技專案
以補助方式,鼓勵大學以既有研發團隊、設備以及學術研發成果,協助產業開發具市場潛力之商品化技術或產品,將學界技術成果擴散至產業端,創造產業效益與社會價值。
四、推動商業創新發展
為讓商業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經濟部持續就不同業別及不同面向輔導商業服務業發展:
(一)跨境電商:藉由強化電子商務跨境能力、拓展國際市場與發展創新示範等方式,協助業者發展電商模式與加速海外重點市場拓展。
(二) 智慧商業:針對中小型零售業轉型需求,協助業者應用智慧科技,發展創新商業模式,促進商業服務智慧化,以提升消費,促成營收成長。
(三)物流發展:以科技協助冷鏈物流業者提升效率或品質,開拓國際市場;推動跨境電商物流服務﹔擴大自走車、智取站等智慧物流應用﹔改善物流業資安防護。
(四)餐飲業發展:從國際市場開拓、智慧科技應用導入、多元行銷推廣三大面向,協助餐飲業朝智慧化及國際化發展。
(五)服務業創新研發:以部分補助方式,鼓勵服務業業者投入新服務商品、新經營模式或新商業應用技術之創新研發。
結語
面對美中貿易戰呈現長期發展,全球產業供應鏈加速重新調整、加上近期「武漢肺炎」疫情造成人流、物流與金流高度不穩定,種種因素影響企業正常營運及訂單如期交付,使廠商必須認真思考生產基地的調整與布局。
現在正是台商回台投資的好時機,2020年政府將打造台灣優質的經商環境,台灣未來不會只扮演代工或零組件的角色,而是會從零組件製造,邁向整機,甚至系統輸出模式,並強化人工智慧、物聯網產業、自駕車、AI與5G的應用產業以及打造台灣電生產和應用大國。
台灣奇蹟2.0序幕已經展開,歡迎海外及大陸台商回台投資,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