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基隆—投資搶鮮知
- 資料發布日期:109-08-15
- 最後更新日期:109-08-17

文《林青海、鞠斐章》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
從一個不被看好的城市,到現在處處充滿驚奇的城市。過去基隆受航運轉型影響而發展停頓多年,這個逐漸被遺忘的城市,在大力推動改造計劃後已有蛻變再生的契機,林右昌市長常說:「基隆的難度是穿著西裝在改西裝,在不影響市民的生活,每個階段要逐步細膩搭接好」,不僅滿意度創新高,更讓基隆的改變不斷被大家看見,閃閃發光中。
投資環境介紹
一、優良的地理環境:
基隆位居北台灣樞紐地位,連接五大洲三大洋,擁有優越地理位置及完善的海陸運輸系統,距離中國大陸、東北亞、美洲等重要城市既便捷、距離又短,為亞太地區重要國際港,貨櫃樞紐港及郵輪母港,深獲航商、國際郵輪公司青睞。近年郵輪旅遊風氣蓬勃,更加速基隆成為國際化的現代都會,提高企業國際能見度,願景無限。
二、充足的水電資源:
基隆擁有豐沛水資源的新山水庫與西勢水庫,還有供電無虞的協和發電廠,水資源除自給自足之外,還能提供新北市瑞芳區、汐止部份地區使用,是台灣地區少見水、電資源充足的都會城市。
三、多元的人力資源:
基隆擁有多元豐富的專業人才資源,本市大專校院各有專精,如國立灣海洋大學的海洋生技、智慧科技等專業人才、崇右影藝科技大學影藝相關專業技術及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知名的餐旅廚藝等,還有多所公私立高級職校,培育出多元的專業人員,是各產業廠商徵才最佳優質選擇。
四、便利的交通網路:
(一)公路系統:包括國道中山高速公路、北二高、台二線、台五線、基瑞公路、瑞八公路及台62甲線等重要道路系統。
(二)鐵路系統:包括由北至南的西部縱貫鐵路;還有通往宜蘭、花蓮的北迴鐵路系統。
(三)陸運:基隆港座落於市區內,為天然良港,地理位置優越,為台灣北部地區貨櫃主要進出港口、鄰近的六堵、五堵等更有大型貨櫃倉儲區,形成陸運重要樞紐。
(四)海運:為亞太地區重要國際港,貨櫃樞紐港及郵輪母港。
(五)空運:基隆市便捷的陸上交通系統,距離台北航空貨運站(松山機場),只需短短的30分鐘,到桃園國際機場也不過1小時。
五、文化的觀光城市:
基隆是重要的經濟及戰略城市,近代4百年跟西班牙、荷蘭、日本、法國及中國大陸有深度的文化交流或融合,形塑堅實的文化底蘊,結合特殊的自然景觀,成為熱門的觀光城市,除了遠近馳名的基隆廟口夜市外,還有許多蘊涵重要歷史文化脈絡的古蹟勝地,因戰略地位重要,成為過去外強進入台灣的首要地區,也因此遺留許多歷史刻畫的遺跡,慕名而來的觀光人潮,為基隆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
擁有兩大工業區
一、大武崙工業區
(一)位置與交通狀況:
大武崙工業區位於基隆西北方基金三路之大武崙段,全部開發面積29公頃,設廠用地面積23公頃,公共設施面積6公頃,距離市中心約4公里,臨近中山高、北二高速公路之基金交流道及東西向快速道路台62甲線,交通十分便利。
(二)園區發展優勢:
大武崙工業區產業環境多元,有助產業追求生產高級化和高附加價值之產品,同時整合國內外相關企業,以加強同業與異業策略聯盟之關係,建構具競爭力與夥伴協力廠商體系,增加行銷能力、提昇營運效率及客戶服務合作模式。
二、六堵科技園區
(一)位置與交通狀況:
六堵科技園區位於基隆市西南方基隆河畔,園區開發面積54.48 公頃,供建廠用地面積42.99公頃,公共設施面積11.49 公頃,北鄰中山高速公路八堵交流道,南接新台五線,縱貫鐵路並臨近台62甲線,與基隆港距離僅8公里,相關路、海運交通無往不利,是絕佳的廠房設置選擇。
(二)園區發展優勢:
配合基隆市政府提出「基隆河谷廊帶計畫」,規劃運用南港到基隆間的閒置貨櫃倉儲用地,引進海洋生技等新興產業,結合鄰近的南港軟體園區、汐止科技園區、保長坑工業區、五堵倉儲區、八堵及暖暖倉儲區等約700公頃的產業用地,成為連貫性的產業縱軸,不但可提高園區整體經濟價值,更可提供廠商最優惠、最方便的成本利益。
基隆重大建設計畫
一、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
正在進行中的包括基隆城際轉運站工程、基隆新火車站廣場及城際轉運站前國門廣場計畫、基隆國際郵輪母港服務提升計畫、希望之丘都會公園整體廊帶串聯計畫;以及針對水環境改善,提出包括基隆市旭川河水質改善計畫、田寮河水質改善及親水空間營造計畫、南榮河水質提升現地處理及親水空間營造計畫、西定河水域環境疏理計畫、基隆河自行車道等市政重大建設。
二、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
「未來,展覽在南港,會議在基隆。」基隆市府提出基隆會展與新創產業的策略與資源挹注方案,推動後續產業發展與進駐事宜,將有更多國際專業人士、青年創業移居基隆,而旅運智慧大樓提供的商辦、飯店、餐旅等會展相關服務,也會和國際郵輪母港的服務機能整合。
三、西二、三碼頭文創專區
將西二、西三歷史建物修復活化為優質之都市水岸文創園區、再結合西岸旅運複合商業大樓招商,形成郵輪觀光廊帶。
四、國門廣場/微笑港灣/城鎮之心
桃園機場是台灣的國門,基隆港躍升為郵輪母港,等於是海港國門,基隆市政府近年提出國門廣場計畫,要把火車站前天橋與圓環打造成為國門廣場。忠一路貫通銜接中山一、二路,城際轉運站完成後,圓環的交通量大幅減少,市府規劃作為國門廣場,成為水岸休閒空間。將來國光客運臨時站和公車總站會遷入城際客運轉運站,一信陸橋和圓環也會拆除,整體規劃為人行步道和廣場,從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西2西3文創園區、國門廣場、海洋廣場,一直延伸到東岸多功能郵輪轉運中心。國門廣場將串聯微笑港灣打造國際級海港水岸空間,提供民眾多元休憩活動。
五、東岸多功能郵輪轉運商業中心
東岸多功能郵輪轉運商業中心是「基隆港都旗艦計畫」工作的重要一環,透過「港區都市更新再造」及「港區整體遊憩」兩大發展方向,未來將集中貨運於西岸,發展自由經濟示範區,東岸則從東一碼頭一直到海科館,由內而外朝客運觀光商業區發展,搭配基隆港區海上及陸上觀光旅遊路線,利用東岸貨運轉移及軍方營區遷移釋出之土地,轉型成為遊憩都會港岸,並發展商務中心、藝文特區、國際旅館、會展中心、遊艇俱樂部及水岸餐廳等,吸引郵輪、遊艇及國內外觀光客,使基隆蛻變成台灣的「巴爾的摩」海港商城。
六、基隆火車站暨城際轉運站
基隆城際轉運站的動工是基隆城市更新與再造重要里程碑,可以整合基隆市公車、國道客運以及省道客運,還有鐵路運輸及未來即將新闢的輕軌捷運系統,成為轉運中心。未來基隆市民或者到基隆觀光旅遊的旅客、商務人士,將不會再為了轉乘而東奔西跑,非常不方便,讓基隆市變成一個具有國際化服務、交通機能便捷的城市。
七、獅球嶺山海串聯路廊整體計畫
獅球嶺山海串聯改善周邊環境,提升生活品質,配合基隆都市的立體疊加隙縫特質,透過6處都市潛力點,重新整合剩餘及破碎的都市空間,形成新的開放場域及核心錨定區。再透過6個空間場域,滲入週遭都市空間,串起基隆特有的都市行走經驗及建築,與住民互動。
八、水環境整治
基隆市政府配合「水環境建設計畫」積極推動地區重要的水環境改善,包刮田寮河、旭川河、南榮河、西定河等北港系河川水質改善及親水環境打造。 改善全市4大河系進行水環境整治、水質淨化及空間綠化,營造休閒親水步道。基隆市水環境改善計畫為改善基隆河港水質,規劃以河港整體治理為目標,透過污水截流、污水處理、清水循環與水環境重建與改善的策略,達成進行水環境改善目標,提供市民與遊客一個綠意盎然的休憩場所,並藉由環境教育凝聚社區居民向心力,參與協助周邊環境整治與相關環境保護工作,以促使周邊地區發展。
九、希望之丘都會公園
為推動基隆市港市再生,以港、城、丘的戰略,整體規劃有序推動,預計於中正公園希望之丘投入近6.28億元經費。希望之丘山城社區通廊系統的建構,將連結、整置多處觀景平台,整理出多條社區上山步道,打造基隆全齡跨世代都會公園。這項計畫串連中正公園周邊社區,打造完善的通廊步道,展現基隆山海城市的特色,成為全球獨特具「港、城、丘」視覺層次的觀光新據點,前瞻計畫將全力支持,預計2021年中完工,要讓世界看見基隆的蛻變,將基隆觀光推向國際。
十、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
「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針對沙灣地區、和平島及基隆港西岸之自然資源、文化歷史、城市紋理及都市環境進行整體規劃,再現人文足跡脈絡與海港山城文化。
十一、河谷廊帶崛起帶動基隆北五堵國際研發新鎮計畫
基隆河谷地區位處台灣北部首都圈,涉及基-北-北-桃首都圈約950 萬的人口都會帶,匯聚全國最多的經濟投資、最有效率的產業群聚地。回顧首都圈東端基隆市發展歷史,基隆自1940 年起經歷的工業化和後來十大建設、愛台十二建設,為第一條高速公路起點,六堵工業區亦為台灣第一個工業區,基隆河谷成為台灣第一代工業化的表徵。隨著全球化資本市場興起、基隆貨港轉型,工業化之腳步更逐步移向首都圈西側,首都圈東側有逐漸邊緣化跡象。為帶動基隆河谷廊帶整體之發展,將北五堵地區土地重新盤點,規劃打造成為國際研發產業的基地,可提供完善的產業空間,並完整串聯台北內湖、新北汐止、基隆五堵等,提升區域產業經濟繁榮。
十二、基隆輕軌捷運建設計畫
為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及經濟圈需要,配合市政府推動的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基隆輕軌捷運銜接到南港,再加上未來捷運路線上的北五堵到汐科之間地區的整體發展,將基隆與大台北都會地區經濟產業串接在一起。
整合招商服務 投資便利優惠
為吸引企業前來投資設廠,促進經濟發展,提昇產業競爭力及增加市民就業機會,基隆市政府業已訂定完成「基隆市獎勵民間投資自治條例」及「基隆市獎勵民間投資實施辦法」,其主要重點為:
一 、休閒觀光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大型購物商場、環境保護創新產業、農業生物科技或加工製造業及其他經基隆市政府「促進重大投資發展專案小組」認定之高科技產業,符合「於本市境內新設投資創立之規模達新台幣5千萬元(含)以上(不包含土地部分)」並「自產業營運始日起僱用員工總額百分之四十以上本市市民」者為獎勵對象。
二、 符合上開規定產業別之直接用地,自產業營運之日起,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前2年全額免徵地價稅,後3年減徵百分之五十地價稅。
三、 符合前開規定產業之直接用合法房屋,其房屋稅自產業營運之日起,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前2年全額免徵房屋稅,後3年減徵百分之五十房屋稅。
結語
基隆已休養生息多年,2021年基隆將以整個城市作為展場舉行城市博覽會,屆時將翻轉基隆成為振興地方經濟、打造繁榮的新據點。在此誠摯地邀請您,加入這帶動北台灣百年商機運轉不息的城市投資,讓我們一起共同攜手迎向亞太、邁向國際,再創歷史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