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娘變身為WAKA創辦人 玩轉人生的實踐家—彭少儀
- 資料發布日期:110-09-28
- 最後更新日期:111-02-17

文/林怡岑
自我探索 勇敢逐夢
「不斷學習,不斷嘗試,過程中找到自己創業的初心」,剛滿29歲的彭少儀回想起學生時期萌生的念頭。茶三代的家族背景,獨自赴北京成功創立自己的茶葉品牌,再跨領域成立WAKA知識共享平臺,彭少儀始終秉持著她的創業熱情,以及實現理想的信念。
大學時期是許多人揮灑青春的年紀,彭少儀就讀臺大財金系時,除了積極參加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也寫過教育專欄、擔任過補習班的助教與BIOS monthly的編輯,這些經歷讓她在年輕時就理出興趣,堅定自己想要創業的想法。
大四那年,她赴北京參加全球青年領導力聯盟(GYL)舉辦的兩岸交流營隊,活動中參訪多家企業,邀請投資人分享成功經驗,並舉辦小型創業比賽。當時靈機一動,把從小最熟悉的茶業包裝成創業主題,竟獲得不錯的評價。「那是我第一次拿茶葉表達創業的念頭,不管過程有多困難,我都要試試看。」
創造自己的山茗主義 意外開啟的斜槓人生
2015年,彭少儀赴北京創立辦公室茶品牌「山茗主義」,研發、製程樣樣自己來,不同於傳統的銷售,她選擇採用互聯網的營銷方式,第一年的網路營業額就突破人民幣200萬元,隔年又回到新竹開設山茗主義茶空間,成功在兩地打響「茶娘」的美名。光明的創業前景,卻因茶飲合作方資本結構的改變,及隨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使大陸營業額趨於停滯。「但也因為這個契機,讓我能完成心中另一件想要實踐的事情。」
彭少儀在大學時期就當過多家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公司的實習生,看過許多人在求職市場遭遇的困難。學生時期努力讀書,長大後學以致用,找到符合期待的工作是很多人的理想,但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工作與想像有很大的落差,如果貿然離職又得重新面對求職的茫然,許多人到了即將退休的階段,仍然對自己的職涯選擇感到後悔不已。
「當初創業時,不確定是否落腳北京,對當地產業資訊也一無所知,只能放手一搏。」彭少儀表示,如果每個人在初入職場,甚至是學生時期,都能獲得更精準、更充分的資訊,對未來的方向做好全面性的調查,或許就能讓自己的人生選擇更接近正確的答案。於是,她有了成立WAKA平臺的想法。
三人行必有我師 生活中處處是答案
WAKA是個知識共享平臺,採用線上問答,把每個人擅長的知識、經驗有償分享給需要的人,透過資訊公開化,以最短的時間換取最即時的訊息。彭少儀表示,在做WAKA平臺的市場調查時,發現最大宗的需求者是正在準備申請大學的高中生,以及他們的父母。對於如何選擇校系,或是某大學的師資、課程、學習風氣是否符合期待值,都讓他們感到焦慮,所以找到各大專院校的學生,由在校生將校園的真實情況提供給需求者,協助他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試營運初期,主要以學生為招募對象。如何順利尋找用戶來源,則歸功於在大陸創立茶葉品牌時累積的人脈。」2015年剛赴大陸時,彭少儀在當地一個朋友都沒有,慢慢與同行、客戶、投資人經由交談、分享變成朋友,這些朋友也基於創業時期累積的信任,轉變成她斜槓人生中的貴人。
其中之一是上海復旦大學臺生會會長,也是上海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當初他聽到WAKA執行計畫時就傾囊相助,藉助在復旦的人脈,找到各大專院校的在校生加入WAKA平臺,從臺生到陸生,慢慢鋪開供給端的網子。今年7月正式上線,用戶已累積逾千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人習以為常的經驗,可能正是另一人遍尋不得的知識,我想要透過WAKA平臺,讓需求端及供給端互相串聯,因為再小的疑問,都有得到答案的價值。」
疫情下的產物 知識付費的時代崛起
2020年,中國大陸的知識付費市場規模已經突破人民幣390億。彭少儀表示「知識付費在世界各地都蓬勃發展,大陸市場規模龐大、人口數多,知識付費的崛起相對快速,讓我選擇在大陸推行WAKA線上平臺,接下來希望能增加各國語言的選項,讓平臺與世界接軌,這是我們未來的目標。」
尤其在大疫情時代下,更多人關注到數位化、線上化的趨勢,因為疫情爆發,迫使大家啟動線上教育、居家辦公(WFH),替代線下1對1的傳統形式。「互聯網的時代來臨,創新了知識傳播的管道,知識付費的發展已勢不可擋,藉由WAKA平臺,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擅長領域的『答人』,向他人提供服務,成為另一種學習互動的管道。」
創業是一種選項 忍受孤獨造就輝煌
彭少儀在獵人頭公司實習時觀察到一個現象,招聘企業通常希望找到的員工是沒有創業經驗的,希望這些人就是公司的螺絲釘,不需要有想法,只要按部就班完成長官交代的任務。這對她產生很大的衝擊,「原來臺灣百大企業跟我想的不一樣」、「社會的運轉跟我期待的落差好大」。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絕對不是她要的生活。「創業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但是不要排除任何的可能性,給自己多一個選擇的機會」。彭少儀在與WAKA平臺上的學生聊天時發現,中國大陸的大專院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都強制要求學生參加創業學程,並交出學期作品,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動性及積極性,不管未來是否選擇創業,都讓人生多了一種選項。
彭少儀表示,人生並非只能選擇單一志業,現在的她持續經營臺灣的茶葉品牌,同時也在大陸發展WAKA平臺事業。對她而言,創業最困難的是「忍受孤獨」。在鑽研的過程中,時常問自己「是不是產品出了問題」、「還是投入市場的方向不對」,這種摸黑的感覺會對自己帶來無止盡的質疑。想要創業的人,都需要有忍受孤獨的能力,當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更有機會證明自己。「創業者有時候需要盲目的樂觀,相信別人所不相信的事,或許你就離成功不遠了。」這是彭少儀對自己玩轉人生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