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周鮑華父女雙拍檔 譜寫杭州亞運佳話

  • 資料發布日期:112-12-05
  • 最後更新日期:112-12-05
杭州臺商協會榮譽會長周鮑華和女兒周庭盈

文/曾秋英  圖/周鮑華提供

2023年第19屆杭州亞洲運動會日前閉幕,中華臺北健兒總計奪得67面獎牌,追平隊史最佳成績。亮眼表現背後,亦少不了幕後籌備與後勤的相輔相成。其中,杭州臺商協會榮譽會長周鮑華肩負起中華臺北杭州亞運代表團在地聯絡員的吃重任務,協調浙江各地臺商一同參與後勤補給的工作,成為中華隊最堅實的後盾之一。

此外,周鮑華的千金周庭盈也是本屆亞運幕後的生力軍。她經選拔進入杭州亞運組委會,不僅是組委會900多位工作成員中唯一的臺籍青年,憑藉穩健臺風與流利外語能力,周庭盈也擔任杭州亞運組委辦公室博物館團隊展品負責人。父女雙拍檔各自在杭州亞運戰場奔波效力,成為本屆賽事的另段佳話傳奇。

杭州深耕多年  周鮑華成為聯絡員不二人選

本屆杭州亞運雖因疫情延期1年,中華奧會仍在今年3月、也就是賽事舉辦前半年組織參訪團前往考察當地場館,為選手們蒐集各項賽前資訊。中華奧會亦依循往例,在賽事主辦地區尋找一位熟悉當地事務的臺商擔任聯絡員的工作。周鮑華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落腳杭州,產業布局從培訓服務進一步跨足到文創產業,在地深耕多年,自然成為聯絡員的不二人選。

周鮑華說,「當時我是杭州臺協會長,中華奧會透過海基會推薦並和我聯繫,希望我能擔任本屆中華臺北亞運代表團的聯絡專員,我也欣然答應。」他解釋,聯絡員的工作,主要是負責選手、教練等代表團的一般行政事務,以及賽事期間在當地的後勤資源協調、協助排解困難等。

接下聯絡員後,周鮑華面臨的第一項考驗就是協調中華奧會的賽前參訪事宜。由於各國奧會賽前訪問團一般僅約3~4位,但中華奧會為慎重其事,參訪團涵蓋教練、媒體等總計近50位,幾是其他國家的10倍。由於主辦方從未接待過陣容如此龐大的代表團,加上場館當時還未完全落成,從接待方式、踩點路線、採訪事宜等都需一一和主辦方溝通協調,周鮑華坦言「確實花費不少心力,幸而終於圓滿成行,總算不負聯絡員的使命」,讓考察團能順利帶回珍貴的賽前資訊。

綿密後勤分工  浙江臺商團結一心

本次出發到杭州的中華臺北代表團,從選手、教練到行政人員共計約700多位。周鮑華在賽前積極和杭州亞運組委會協調,將我代表團安排在選手村較為便捷的區域。另外,本屆國訓中心還在村外安排後勤中心,由隨行的廚師、營養師提供選手們額外的餐食補充。為此周鮑華必須找尋地點合宜、具備廚房設備的後勤中心所在地,確保各場館的選手們都能即時品嚐到熱騰騰的家鄉味,並補充體力。

另外,食材供應更煞費苦心。由於大陸畜牧業飼料餵養標準和我不同,為了嚴格把關運動員的食品安全,肉品類瘦肉精的殘留也成為賽事期間最大考驗。周鮑華與杭州亞運官方食材供應商接洽,為食安源頭做第一道管控。另外,我代表團亦準備了快篩試劑,可即時檢測肉品安全無虞。

更重要的是,本屆亞運除了主辦城市杭州,還有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等5個協辦城市。周鮑華也動員上述地方的臺商,各自分組協調當地事務,透過綿密的組織架構與責任分工,讓賽事後勤工作萬無一失。周鮑華笑說,這次亞運會也看到臺商們團結一心的精神,大家眾志成城,希望能為中華健兒取得佳績貢獻一份心力。

火炬手之路  「短短50米,定要把握」

除了聯絡員的繁重工作,周鮑華本次也獲邀擔任杭州亞運聖火接力的第39棒火炬手,成為人生難忘經驗。今年杭州亞運的聖火傳遞歷時13天,由2022名火炬手接力,行遍浙江省11個地市。周鮑華表示,2022名火炬手當中,除了在賽事成績具有一定地位的運動代表,有500個名額留給賽事贊助商,其餘還包括社會賢達、具特殊貢獻者、以及港澳臺僑。彼時他剛卸任杭州臺協會長,但在疫情期間熱心公益,且全心投入兩岸基層交流,因此入選本屆杭州亞運火炬手。

火炬手傳遞聖火的過程看似簡單,但實則藏有諸多繁瑣細節。周鮑華說,組委會為所有獲選的火炬手安排線下培訓課程,提醒參與者各種環節。「長達4小時的課程,我一分鐘都不敢懈怠,勤做筆記,深怕自己疏忽任何細節」。

周鮑華說,每位火炬手的距離為50公尺,他自己估算時間僅30秒左右。周鮑華回憶,他傳遞聖火的地點是在浙江的麗水,在起跑點等待的時刻,導播向所有火炬手喊話:「人生短短50米,一定要好好把握!」。

導播慎重提醒,是因為30秒內需要把握的「眉角」可多了。除了掌握配速,跑步時要面帶微笑,還不能忘記向兩旁圍觀群眾微笑揮手。另,聖火棒本身重達1.2公斤,火炬手接力跑步時,不能舉得太高或太低,也不能將其捂在胸前,以免燙傷還顯得不專業。更重要的是交接聖火那一刻,有火的上一棒要低於下一棒,才能順利點燃聖火。

周鮑華說,有些火炬手臨場緊張或是未能將課程消化吸收,跑步可能出現低頭、跑姿不夠英挺,甚至交接聖火時未點燃等窘境,這樣就無法拍到帥氣的紀念照,殊為可惜。

為了好好把握這短短50公尺,周鮑華賽前在家練跑1個月的苦心果然沒有白費,在現場揮灑自如。他笑說「我覺得自己最後的表現很完美」。

女兒周庭盈表現出色  成為組委會唯一一位臺青

提起本次一同在杭州亞運打拼的女兒周庭盈,周鮑華臉上滿是藏不住的慈父驕傲。2021年,周庭盈從美國波士頓大學拿到大眾傳播碩士學位,當時杭州亞運組委會在招募工作人員,她從眾多競爭者脫穎而出,也是900多位工作人員中唯一一位臺青。

要進入組委會可不簡單。首先學歷門檻是碩士起跳,其次為應對各國溝通事務,流暢英語也是基本配備。熱愛攝影的周庭盈,被分派為杭州亞組委辦公室博物館團隊展品負責人,要蒐集橫跨70餘年、至今共19屆亞運會的物品絕非易事。期間與各國奧委會的溝通說明、展品選擇與運輸、展廳規劃設計等一連串繁瑣的工作,都由周庭盈一手包辦,最終方能讓歷屆亞運會的獎牌、火炬、吉祥物等極具紀念意義的展品,呈現在所有人眼前。

周鮑華還說,博物館中最特別的展品之一,是一艘達悟族獨木舟。這是今年3月中華奧會赴杭州考察時,由中華奧會副主席、杭州亞運代表團總領隊蔡家福親自贈送。據稱,該獨木舟代表達悟族的飛魚文化,其拚搏生存的意涵,也象徵中華臺北健兒的奮鬥不懈。

杭州亞運組委會的工作將在年底告一段落,組委會也會為表現優異的工作人員轉介到其他單位任職。周鮑華對女兒在亞運期間的工作表現深具信心,頗有乃父之風,笑說未來不論在任何單位,相信周庭盈一樣會拿出絕佳表現。

杭州亞運 促兩岸體育交流升溫

談到杭州亞運舉辦前後的變化,周鮑華說,首先是杭州的交通路線網全面升級,不僅本地地鐵網四通八達,甚至還聯通鄰近的紹興,兩市地鐵可無縫接軌搭乘,杭州生活圈的範圍大幅擴張。另一變化則是綠化,為迎接亞運到來,當地政府投入大量心力完善植栽、提升環衛標準,換算下來每一位市民平均約可擁有30棵樹,加上原有的歷史古都氣氛,也為杭州創造更優質的旅遊環境。

本屆亞運雖已閉幕,但已點燃的賽事熱情仍在杭州發光發熱。周鮑華說,體育活動、體育文化交流料將成為下階段杭州發展的重點,既可活化場館效益,亦可藉由各種賽事交流帶動體育經濟,進而提升城市的體育文化氛圍。

事實上,兩岸間也正透過各種賽事交流,互動悄然回溫。周鮑華說,以臺灣民眾熱愛的棒球來說,近年逐漸在大陸萌芽興盛,長三角有愈來愈多中小學開始組織棒球隊,棒球熱度逐步升溫。目前杭州市已有兩個棒球場,加上本次亞運在紹興新建的國際級棒球場,預估接下來將興起一波棒球熱潮,兩岸的棒球賽事交流有望愈趨熱絡。

此外,不少大陸父母愈加注重孩子的五體均衡發展,除了學習跆拳道以外,扯鈴、跳繩等亦廣受歡迎。周鮑華說,大陸相關的協會組織也曾就此來臺交流學習,預期未來這類非競賽項目的民俗體育往來也會更加密切。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好文轉載|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成因及其情勢觀察【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簡介及對臺商的影響【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