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中通客車徐弘豐 營造兩岸「安全」交通環境

  • 資料發布日期:106-12-08
  • 最後更新日期:107-11-20

文/林庭瑤

看到一輛漂亮的車比一個女人還有吸引力!」徐弘豐愛車成癡,走遍天下,隨身帶著相機,為車子留下美麗倩影,別人捕捉美女,他就愛拍車子,不拍小車而專挑大車,尤其是遊覽車和公車,還好不必為偷拍車子惹上麻煩,家中電腦就高達近萬張的車子照片檔。
徐弘豐名片頭銜有長長一落,現任山東省聊城台商協會創會會長、台灣中通汽車實業公司董事長、豐榮汽車客運公司董事長、豐勢通運公司董事長、豐睿旅行社董事長、台中市遊覽車客運公會副理事長、南投縣公共汽車客運公會理事。
徐弘豐於1972年出生,台中東勢人,平日喜愛戶外運動,常打高爾夫球、棒球及游泳。1986年遠赴加拿大多倫多求學定居,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企管碩士,直到2000年回到台灣,也因父親徐富源生病,徐弘豐於是接下父親衣鉢,扛下徐家家族事業的重擔。他與父親都曾擔任統聯客運的原始股東及董監事。

以父之名 接下客運事業
「在耳濡目染之下,對大客車相關的業務產生了興趣,」徐弘豐說,「徐家家族從事遊覽車事業長達50年之久,家族一直深耕在中投地區,近幾年台中公共運輸蓬勃發展,除了維持本來的公路客運及遊覽車業務外,便決定於2012年投入台中市公車營運來服務台中市民。」
徐弘豐的父親徐富源,最早是開貨運行,1968年成立豐勢貨運行,運送梨山水果、木材到全台各地,於1975年因遊覽車業務需求改組成立豐勢通運,最高峰時有高達150輛車,不只運貨也送人,並於1998年因應都會區域發展,正式接管振昌客運,更名為豐榮客運,並重整公司經營架構,主要經營南投縣的公路客運,逐年提昇車輛等硬體設備,亦結合其遊覽車業務經驗,以超越傳統客運業者經營模式。
2003年,豐榮客運獲政府許可經營國道路線「台北東區─埔里─日月潭」。2004年開始經營國道路線,並將該路線設定為日月潭地區的觀光巴士。目前豐榮客運有35輛車,豐勢通運18輛車,主要經營南投縣公車路線、台中市公車路線及遊覽車業務,是徐家百分之百持股自營的中小型客運公司。
徐弘豐談到之所以與中通客車結緣,在台灣成立「台灣中通汽車實業有限公司」,與中通客車合作開發最適合台灣的大眾運輸運具,目前在台已推出九米全新型低地板公車。是因為2007年他跟美商做電商,跑遍52家車廠,選中了大陸第一家電車製造商的中通客車,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的指定用車。
徐弘豐認為他與中通客車的經營理念相同,看到中通客車要求安全的「無樑式架構設計」,又是中國大陸車業中「節能、綠能」的第一大品牌,與自己要求「安全」的理念一拍即合。

安全理念 與中通客車結緣
去(2016)年7月19日,遼寧省陸客團來台遇上火燒車事件,發生26死慘劇,燒出遊覽車及低價團問題。今年2月13日,蝶戀花旅遊團搭載42名乘客,北返行經國道五號南港隧道後,超速過彎撞擊護欄翻覆,車頂遭掀開摩擦邊坡,造成33人死亡、11人受傷。
陸客團火燒車後,學者群起批評台灣遊覽車幾乎都是進口底盤後,再加裝車體、內裝卡拉OK、視聽等豪華設備,被業界形容外觀漂亮、車體安全卻不堪一擊的改裝車,加上當時陸客團長期低價搶客,遊覽車成為不定時炸彈。
國光客運原本從美國購買安全性能佳、整體一體成型的灰狗巴士,隨著年代老去,即使安全與功能性仍佳,但為符合法規管制車輛的時限規定,已被汰換成改裝車。徐弘豐分析,台灣現在大型車輛40至50年以來,車輛設計模式大多是進底盤再架構車廂,整體產業結構改變幅度也不大,傳統的手工業面臨轉型的時機點。
據業界人士說,現在台灣常看到路上跑的宇通客車,就是中通客車的學生,目前在台灣就有快1,000輛。宇通客車在大陸生產一年生產3到5萬輛,中通客車是一年生產3萬輛,都是機械手臂生產,又有電鍍防鏽;相較之下,在台灣現在多是傳統手工組車的生產方式,所以製造時間較長也難以規模化量產,品質一致性的標準難以達成。
在台灣所有客車一年僅生產1,000到2,000輛,無法達到投資建廠之經濟規模,於是政府與業界都寧可把錢省下來。但徐弘豐認為車輛應重視安全性能,是走向文明世界的必要之路,遲早都要轉型。
中通客車是總部位於山東省聊城市,也是深圳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公司最早創建於1958年,現有員工近4,000人,廠區面積有93萬4,000平方米,主要生產設備1,300台,擁有荷蘭BOVA公司完整的無底盤車輛製造技術,年產3萬輛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現也為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公車系統進行客製化生產。
徐弘豐與中通汽車展開合作,把中通客車具「安全」的車輛引進台灣,不只在大陸有安全的客車可搭,也讓台灣的交通環境更為「安全」舒適。從2012年到2017年這五年,豐榮客運和豐勢客運就用了30輛。今年開始對外銷售了20輛,主要在高雄、南台灣客運及彰化客運,可以預估從明年起訂單數將創新高。
徐弘豐相信,隨著產業發展,兩岸客車產業會逐漸整合、優勢互補。未來,也將針對台灣環境與中通客車合作開發,並引進適合台灣的12米(甲類)、8.5米(乙類)遊覽車以及9米低地板純電車。
中通客車為台灣「量身打造」,比如台灣車寬僅有2.5公尺,相較國外一般是規格寬度為2.55公尺,「少這5公分,技術上要突破就很困難」。而中通客車的內高可達2.2米,比一般1.8米還要高,這是採歐洲設計原理。一般客車每公升跑2公里,中通客車每公升跑4公里多,比較起來更節省燃油。中通客車是「節能、綠能」的第一大品牌,也是最大輕量化的車體。

吃遍天下 介紹台灣美食
徐弘豐行遍天下,也吃遍天下,在加拿大就與兄長開餐廳,經營餐飲事業多年,他在山東聊城有經營一家「饌舍」餐廳,那是全中國大陸最大的台菜餐廳,佔地面積大到四千平方米,因為他在山東吃不慣「黏呼呼、鹹呼呼、黑呼呼」的魯菜,於是開台菜餐廳一解鄉愁。
回憶在山東聊城投資的過程,他說,「剛開始時,遇到是文化上的差異產生的火花,從最簡單的飲食差異來說好了,在台灣南北兩地就會有口味上的不同,連吃飯的主食及上菜習慣都大為不同,更何況是兩岸之間呢?相信許多台商也都會遇到這種問題,但是在持續互相溝通磨合後已漸漸穩定。」
「聊城變化很大,原本像個枋寮的縣城,如今規劃已超越台中市的規模。」徐弘豐說,「因與中通客車之深度合作長期進出聊城市,故才選擇聊城市,也藉此介紹許多台灣美食給山東省的朋友們。」
徐弘豐也擔任山東聊城台商協會的創會會長,經由這個台商協會,有利於中通客車以及兩岸之間的順暢交流。他說,「會當選台商會長要感謝山東省領導們的提攜及聊城市台商們的相挺,當台商會長除了持續推動兩岸交流,並期望更多的交流後,能讓整個經濟環境可以穩定成長。」
徐弘豐認為,「大陸擁有廣大的消費市場,整體經濟與消費能力也在飛速成長,就聊城市便擁有近600萬的人口,相對於台灣已經經濟成長趨緩的環境,在經營環境上是完全不同的。」
徐弘豐強調,「豐榮客運在台灣最近的經營情況,受到大陸遊客銳減少、業界大環境不佳等衝擊,但在台中公司的營運的情形目前相對是穩定的,除了持續營運目前市公車及公路客運業務,積極發展遊覽車及旅遊業務,同時也推廣中通客車在台業務,相信公司會穩步成長。」
對於未來的夢想,徐弘豐說,「兩岸經濟合作很久,台商在大陸投資夠多,結合世界都在中國大陸製造,台灣製造在全球只要抓緊小而精密的市場立基,至少有百分之三到五的市場佔有率就夠了。」
對於兩岸的未來期許,徐弘豐語重心長地說,「期望能推動兩岸能更加緊密交流,運用各自的優勢合作,達到相輔相成,一同成長。」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好文轉載|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成因及其情勢觀察【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簡介及對臺商的影響【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