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聯新掌門李政宏 矢志擦亮台商招牌
- 資料發布日期:108-06-18
- 最後更新日期:108-06-18

人物專訪
◆ 文/林安妮
大陸台企聯 5 月 15 日在北京進行改選, 上海台商協會會長李政宏順利當選新會長。他一上任就提出,任內將全力協助解決台商的投資、經商、創業與學習問題,並加強、深化及多元兩岸的交流與交往。台企聯大會每 3 年一屆,相較過去多為華南地區資深台商會長擔任掌舵手,今年則首度有華東地區的台商會長出線。這一屆的監事長,則是曾任深圳台協會長的黃明智,另外在的32 位常務副會長中, 有一半是新面孔,未來將跟著李政宏一起成為台企聯的核心團隊。
今年 53 歲的李政宏接掌台企聯後,台企聯立刻呈現年輕的新氣象。李政宏說,他上任後要做的事不少,除了持續幫助台商升級轉型外,也打算力推在台商聚集的地方如上海、深圳、東莞、廈門、昆山等地成立「台胞權益保障中心」,統合台胞權益保障的視窗,同時建議將上海成立的中小微企業專項信用保證基金向全大陸推廣、成立短期的 EMBA 培訓班與商社班等,並促成大陸高校或社科院向台商的技術轉移,來協助更多的台灣同胞在大陸深耕立足。
李政宏說,這十多年來,大陸環境變化很大,時至今日,大多數台商還是得戰戰兢兢, 努力做升級轉型。以這次美中貿易戰來說,台商抱團取暖與自立自強都是必須的,但無論如何,唯有自己更強大,才能應對挑戰。
另外,像是新經濟興起,如網路經濟、AI 人工智慧,以及現在很夯的新能源、新環保, 也都讓現在的大陸台商必須嚴肅面對,一方面避免「踩雷」,二方面也要想辦法從中找出機會與商機。
他舉例,十多年前上海有不少連鎖店業者,受到國際私募基金或是創投業者青睞,很多人都發下宏願,要大舉展店,結果沒多久,電子商務風來襲,捧紅了淘寶、餓了麼、美團等電商業者,很多實體店面就被打趴,讓很多台商謹記,不只線下,連線上都要努力經營。李政宏說,這些轉型,牽動的就是資金、人才、技術的需求,他任內會努力協助台商, 降低經商大陸的阻礙。
人生轉個彎 自學當台商
談吐斯文的李政宏,經常調侃自己是「企業家1.5代」,這是因為他與不少企業家第二代一樣,有位成功經商的爸爸,衣食無虞、不須擔心,但是就在他快退伍前夕,在上海經商的父親突然過世,他在家族推舉下,他只好戴上鋼盔,到上海接掌父業。
李政宏大學時代唸的是會計系,人生最初的規劃是,退伍之後要到美國留學,然後考會計師證照,當一名會計師。沒想到,父親驟然離世,讓他人生道路面臨了大轉彎,當時他對經商,一點概念都沒有,一切只能靠「自學」,這處境就是他口中的「企業家1.5代」。
父親留給李政宏的事業,是一家專做閥門的公司,當時父親是在台灣已有基業的情況下,到上海開展新天地。李政宏說,這一條自學經商之路,有淚有笑,特別大陸是一個機會多,但是風險也高的環境,想要成功擁有一片天,得要小心避開雷區。
閥門,一般是指用來控制流體介質的流量、流向、壓力、溫度等的機械裝置,例如,水龍頭就是控制水流的閥門,閥門的應用層面相當廣。「當時就是一股傻勁跟熱情」,李政宏頗有感觸地說,「這是父親留下來的事業,作為兒子的,說到底,還是要想辦法承接」,他表示,一開始被迫處身在重新歸零的環境,只能讓自己像個海綿,努力摸索、學習,不懂的就看書、請教資深同事。
那時,李政宏剛接棒的公司,其實是父親剛開啟的事業:一個年營收不到人民幣100萬元的新公司,但他就是認為,這是父親的事業,加上自評市場潛力看好,於是他一改斯文讀書人形象,就這麼開始與20名員工當起「黑手」來。2014年時,他的公司拚出了人民幣7億元的佳績,還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等美譽。
戰戰兢兢 經營百年企業
李政宏說,他剛到上海時,他就認為,品牌、研發是企業的生命,也是企業能長久立足的關鍵,所以,他要求自家生產的閥門,要領先市場水平,日後才不用擔心跟國際大廠競爭。
他指出,他對公司的技術先進性有很高的要求,不僅公司自己做研發,還跟其他大廠,或具有專精技術的公司一同合作開發。至於對品牌重視,也是他接手公司的第一天,就念茲在茲的事,「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有品牌意識」。
李政宏坦言,這些年在大陸看過許多企業起起落落,自己一直都是戰戰兢兢,不敢片刻放鬆,「中國大陸市場實在太大了,是兵家必爭之地,企業面臨的競爭絕對不會只有世界500強,也要面對大陸本土企業的崛起,甚至是對你最知根知底的台商、同業的競爭。」
他認為,既然經營了企業,就希望做個百年以上的企業,既然定下這個目標和方向,就必須不斷前進,時時提醒自己,保持競爭力。
他也說,這20年多來,若有一點小成就可以跟外界分享,那就是在大陸經商,一定要想辦法跟環境融合,雖然兩岸文化、背景相似,但是畢竟雙方還是有著好幾十年的隔閡,所以經常會碰到「兩岸心態大不同」的情況。
例如,有不少台灣人都是以忠厚、忠心取勝,經常在一家公司一待就是十幾、二十年,甚至還有人一路做到退休。但是在大陸這樣一個變動很快、市場競爭者又不斷進入的環境裡,比較少有員工,會想著靠著努力與累積經驗,與公司一同成長,往往就是對手公司開出好薪水,就跳槽了。
此外,這20多年來,大陸整個社會快速富起來,一下子就從一個物資匱乏的社會,變成現在很富有的局面。生活變富了,很多人心態就轉變了,加上物價也高了、勞動意識抬頭,不少企業者一瞬間,突然發現自己正面對一個「思變心切」的人力市場,員工工作的想法,可能跟以前都不一樣。
重視服務 暖心做客戶生意
李政宏曾經當選「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20年在大陸經商,不僅業績翻倍成長,市場占有率可是同行業中的佼佼者。他的事業版圖,也在大陸一些知名工程上留名,舉凡三峽大壩、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洋山深水港等大項工程裡,都採用了冠龍的閥門。
李政宏說,冠龍很重視「兩個服務」,意思是售前服務跟售後服務要合一,不能要賣東西時,相當熱切,碰到要維修時,就擺出晚娘面孔,好似貨物出門、概不負責,這種心態是絕對不行的。
冠龍的閥門種類非常多,李政宏要求員工必須協助客戶做出最適合用途的選擇,「閥門重點就是實用性,選對、選錯有很大分別,我會要求員工必須與客戶充分溝通,確定這是客戶需要的閥門,在客戶使用過程中,若是碰上各種疑難雜症,不管客戶主張是誰的過錯,冠龍都要立刻設法來解決問題,然後再與客戶,一同研究怎麼讓閥門可以用得更長久之道」。
李政宏大學唸得的是財稅、會計,這幾年,勤學的他,還拿到了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系碩士學位。工作這麼忙,怎麼還有時間拿學位,而且唸的還是硬梆梆的法律學位?李政宏笑說,他到上海投資,多學一點,不管是對公司或是自己,都會有幫助,更何況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多知道一些法律的知識,不是壞事。
世代接棒 擦亮台商招牌
中青世代的李政宏行事低調圓融,在台商圈中深獲好評,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青年工作,提出不少措施,這次接任象徵著台商世代交替與傳承。未來台企聯在李政宏帶領下, 將因應大環境趨勢,重新檢視調整內部會務工作,與各地台商協會緊密結合、共同努力,讓服務台商工作更到位。
現在的李政宏,事業與責任兩頭燒,重擔一肩挑,而他將多方請益台企聯榮譽總會長張漢文、郭山輝、丁鯤華、王屏生、張文潭及多位台商老前輩,一步一腳印,讓台企聯會務蒸蒸日上,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