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臺灣青年赴中國大陸發展應注意事項

  • 資料發布日期:113-04-09
  • 最後更新日期:113-04-09
青年赴中國大陸發展應注意事項
文/邱創盛(臺育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海基會臺商財經法律顧問)

2019年COVID-19疫情開始影響工作、學習、生活等,並改變工作模式。在2023年疫情漸趨平穩後,產業變化、科技AI的興起、商業服務業的復甦及電子商務的增溫等等,產生就業思維的改變,成為人們想換工作主要原因之一。

依據某「人力銀行」調查報告,有高達94.7%的上班族 在農曆過年後「會想換工作」,是15年來的新高。這些想轉職的年輕人不滿意目前的工作,主要原因包括無法適應公司的企業文化、覺得公司沒創新沒前景、無法適應部門主管的領導方式、升遷管道機會少、工作沒有發揮的空間、薪資在同產業的合理性偏低、工作壓力大、工時太長、不喜歡現有的工作內容、公司福利不好、該產業己開始沒落、無法與同事相處等因素。

想到中國大陸發展的原因
轉職是一種就業常態,有些人會在臺灣尋找適合自已的專業及能力所及的工作,有些人會想到海外尋找發展的機會,如到歐、美、東南亞、東北亞國家、紐、澳等,而想到中國大陸發展的青年也不少,主要原因除了語言相同不會有溝通隔閡外,中國大陸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有14億人口,市場大,雖市場競爭劇烈,但發展機會較多。依「中國大陸服務貿行業發展研究報告」,「十四五規劃」時期(2021-2025)服務貿易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60%,表示中國大陸在內需與外貿市場將不斷擴大,這些數據讓許多年輕人把到中國大陸發展當作是一個機會。

大陸臺商目前經營現狀
近10年來,中國大陸經商環境變遷甚鉅,影響臺商在大陸的經營:
一、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土地價格及勞工工資的飛漲,中國大陸政府漸漸取消各項優惠政策,増加臺商在社會福利上的負擔,造成經營成本不斷增加,致無法繼續經營,許多臺商因而採取關廠或遷廠至東南亞繼續經營。

二、 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影響臺商出口至美國產品的生產,臺商除轉型升級以求生存外,須將工廠遷移到東南亞生產規避美國對產品高關稅制裁,部份臺商甚或賣廠結束營業。

三、 服務業內需市場方面,中國大陸本土商場規模大,多以大商城型態經營,臺商的一般百貨公司無法與本土商城抗衡,業績節節下降。

四、 連鎖經營方面,本土連鎖不斷竄起,在中國大陸前50大餐飲連鎖企業中,排名前15名臺商有德克士、康師傅,排名前30名有85度C、呷哺呷哺,排名前50名有鼎泰豐、王品集團、coco都可 、元祖等7家較具規模經營;曾為中國最大的零售集團大潤發已於2017年將股份出售給阿里巴巴集團。本土集團的興起,臺商必須相當努力並不斷創新的經營,才能立足中國大陸,否則很容易被淘汰。

五、 中國大陸電子商務佔比總零售額約27%,皆由本土企業所經營,主要平臺為淘寶、抖音、拼多多、小紅書、京東商城、天貓商城、阿里巴巴、什麼值得買、美團網、大眾點評、亞馬遜中國、唯品會、華為商城、蘇寧易購、當當網等。大型臺商企業亦曾嘗試經營電子商務,但皆未成功,無法與本土電子商務抗衡。

六、 中國大陸電子商務己有20多年歷史,近幾年因疫情關係,社群電商全面崛起,在中國大陸的臺灣青年較易切入本項商業營運模式。零售業的購買者、商品、通路場地等三元素,在社群電商已從實體賣場轉化成新的銷售情境,中國大陸也已從傳統電商進化成在社群軟體產生購物行為的模式,然最重要的必須是「好商品」。

赴中國大陸發展應注意事項
一、 必須深入瞭解中國大陸各項生態。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國家體制、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環境及居住環境、勞動力素質及薪資水平、勞動合同的要求、不同地區的購買能力、投資環境及條件、物價指數及生活用品的取得、創業的條件、可能的補助及其產品競爭性。除欲投資產品供應鏈狀況,如品質、價格、可供應狀況等,也必須瞭解中國大陸的各項法規,不可違規觸法。此外,也須對大陸醫療設施有所瞭解。

二、 必須厚實就業或創業的專業能力與執行力
(一) 在中國大陸許多商業城市或科技產業,因工作關係必須接觸國外人士,為了溝通方便,須熟悉通用的外國語言如英文等。
(二) 在中國大陸就業或創業,必須具有該產業工作或經營的專業能力,才能取得更好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 就業工作與創業經營必須有好的執行力,中國大陸年輕人在工作上顯現狼性拼勁的態度,有些臺灣人是無法比擬的。
(四) 科技的日新月異,不論在何處工作或創業,必須不斷努力學習新知,才能跟著上時代的進步。
(五) 在中國大陸必須備有專業證照及職業資格證書,須經特殊形式的國家證照考試通過後才能執業,如律師、會計師等。

三、 必須評估自己是否能適應到中國大陸發展
(一) 根據上述,可逐一分析自己的能力與條件,是否適合到大陸就業或創業發展。
(二) 如想到中國大陸創業,必須有較特殊性及競爭性的產品、有足夠的財力(須準備半年的營運費用)、行銷能力等,才能立足於市場。
(三) 中國大陸的大學畢業生要找好的工作並不容易,加上臺商企業近幾年幹部皆已本土化,故臺青想至大陸就業難度與挑戰愈來愈高。
(四) 到中國大陸發展,因人地生疏,如未做深入評估冒然前往,可能無法適應,易致金錢或時間的損失,鎩羽而歸,甚至也可能留在中國大陸成為無家可歸的「臺流」,不可不慎。
 

熱門推薦

海基會派員進駐金門行政協調中心 羅文嘉:有百分之百善意推動兩岸雙向健康交流【焦點新訊】

出席金門「金廈泳渡」開幕典禮 羅文嘉:兩岸距離那麼短 和平不應該那麼遠【最新活動】

解析中國大陸再中止ECFA部分關稅減讓的意涵【精選文章】

從傳統到創新:葉律松談和欣光通的綠能轉型之路【深度專訪】

臺商企業回臺併購實務介紹【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中國大陸修訂《保守國家秘密法》對臺商的影響【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