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如何取得中國大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認定

  • 資料發布日期:111-10-04
  • 最後更新日期:112-07-03
專精特新

 文/陳彥文
(海基會臺商財經法律顧問;海峽兩岸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律師)

「專精特新」非新鮮名詞,其實中國大陸早在2011年就有學者提出類似名詞,其仿效西方所謂獨角獸企業,希望以國家力量培植出一些有獨特競爭力的中小企業,讓中國大陸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積累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2012年4月,中國大陸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首次提出「專精特新」企業名詞,也正式讓「專精特新」這一概念浮出檯面。

一、「專精特新」的定義

「專精特新」是「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意思。其中,「專」指專業化與專項技術,企業專注並深耕於產業鏈中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精」指精細化,企業精細化生產、精細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特」指產品或服務的獨特性與特色化,產品或服務具有行業或區域的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的特點;「新」指自主創新與模式創新。企業只要滿足其中任意一項,即可申報專精特新企業的認定。

二、申請「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的優勢

(一)可獲得政府直接資金獎勵:
目前「專精特新」企業可分為國家級、省(直轄市)級及地級市三個層次。在中央層面,2021至2025年,中國大陸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獎補資金,分三批(每批不超過3年)重點支持1,000餘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品質發展。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各省市補貼政策略有差異,一般來說,被新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補貼額度在100至600萬元之間;對被新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補貼在5至100萬元之間。
(二)享受行業協會及科研機構的支持和專精特新專員培訓。
(三)在爭取銀行貸款、貸款貼息及吸引投資機構等提升融資競爭力。
(四)在新設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綠色通道及專門板塊,降低上市門檻,讓「專精特新」企業取得接近資本市場的優勢。
(五)符合申報(請)各類補助(貼)項目的先決條件或隱性加分項,且補助比例提高。
(六)有利於企業品牌宣傳(例如各項展會設「專精特新」特區)。
(七)國央企及政府機關優先採購及投標項加分等。

三、申請「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的流程

2022年6月1日,大陸工信部發布《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將優質中小企業的發掘和培育分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種分類。以下僅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認定作一說明:

(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認定: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以下4項條件:
1. 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以上。
2. 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於100 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於3%。
3. 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下,但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
4. 評價得分達到60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 近3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並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3;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並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5。
(2) 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
(3) 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6,000萬元以上。
(4) 近3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大陸500強企業組名單。

(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認定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專、精、特、新、鏈、品6個方面指標:
1.專業化指標。堅持專業化發展道路,長期專注並深耕於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截至上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以上,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於70%,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於5%。
2.精細化指標。重視並實施長期發展戰略,公司治理規範、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品質性能國內領先,注重數位化、綠色化發展,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一項核心業務採用資訊系統支撐。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截至上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
3.特色化指標。技術和產品有自身獨特優勢,主導產品在大陸細分市場佔有率達到10%以上,且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擁有直接面向市場並具有競爭優勢的自主品牌。
4.創新能力指標。滿足一般性條件或創新直通條件。一般性條件,需同時滿足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的條件;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的條件;擁有2項以上與主導產品相關的知識產權,且實際應用並已產生經濟效益的條件。另外,創新直通條件則滿足近3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並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3;或是近3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大陸50強企業組名單,具備其中一項即可。
5.產業鏈配套指標。位於產業鏈關鍵環節,圍繞重點產業鏈實現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應用,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6.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指標。主導產品原則上屬於以下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於製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體、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製造強國戰略10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於網路強國建設的資訊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路安全、資料安全領域等產品。

四、中國大陸政府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

自2018年以來,中國大陸的政策支持體系持續公布。2020年7月,工信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意見》提出,完善支援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機制。

2021年1月公布《關於支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的通知》;202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1年11月,中國大陸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和《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前者從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信貸支持、暢通市場化融資管道、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等10個方面列出了支援中國大陸企業發展的31項任務清單,後者從落實落細財稅扶持政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提升數位化發展水準、助力開拓國內外市場、提升人才隊伍素質等11個方面提出34條精準支持措施。同時,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從資金導向上支援研發投入、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為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打開新的成長空間。2021年12月,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2022年中國大陸兩會將「專精特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大陸多個省區市陸續推出專項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從加大財稅支援、優化信貸政策、暢通融資管道、提升創新水準、推動數字賦能、加強人才支撐、助力開拓市場、提供精準服務等多方面推動。

五、對臺商的建議

臺商企業中有不少符合所謂「專精特新」的門檻要求者,在《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方面,建議可至大陸工信部建置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https://zjtx.miit.gov.cn)瞭解更多內容細節,並對此部分扶持政策與措施爭取適用,一方面可獲得營運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對企業之營銷拓展也會大有助益。

臺商企業本來在研發及經營管理層面就具有優勢,如能在加強保護智慧財產權(知識產權)及營業秘密的前提下,把握此波中國大陸對「專精特新」企業扶持的契機,或能更加提升競爭優勢並提高經營獲利。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好文轉載|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成因及其情勢觀察【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簡介及對臺商的影響【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