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侯柏安文創二代接班 疫情後領軍重生

  • 資料發布日期:112-01-09
  • 最後更新日期:112-07-03
吉而好文創關係企業 侯柏安營運長

文/曾秋英

       翻天覆地的世紀疫情,重新譜寫了全球商業生態,文創藝術產業更可說是重災區。面對市場環境丕變,集團旗下擁有「趣活」選品店及多個文創園區的臺灣吉而好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侯柏安苦笑,「最慘的時候業績只剩下一成」。

       不過嚴峻的外部挑戰也像是一場企業總體檢。侯柏安說,透過數位轉型以及開發新的生活用品客戶,吉而好走過業績低谷,2022年底開始更逆勢拓展。集團除了承攬屏東菸廠-屏菸1936文化基地的場館商店管理,在臺北永康街開設據點,於中正紀念堂的文創產品據點也將恢復經營,暗夜之後終見亮光。

 

家族企業禮品業發家   逐步進軍文創

      談及家族企業吉而好的發展經歷,侯柏安說「其實都是被市場推著走」。父親在1983年成立吉而好,初期主要從事貿易業,之後切入文具採購、禮品設計代工,逐漸累積OEM和ODM經驗,先後和國際品牌CERRUTI 1881 、Nina Ricci、施華洛世奇等合作,產品行銷世界多國。

       在與國際品牌合作的過程中,如何透過創意整合設計、提高附加價值,往往才是決勝關鍵。有鑑於此,侯柏安和哥哥侯勝敦(臺灣吉而好公司執行長)在2011年共同打造「趣活設計師平臺」,透過「抱團」整合外部的設計力,為設計師增加產品能見度。至今趣活已涵蓋全臺300多個品牌,有2千多位設計師進駐、逾5.2萬種產品。

       在平臺壯大之後,吉而好開始思考建構完整行銷通路,也成為開設實體「趣活」設計選品店的契機。近年來更致力將業務觸角拓展到文創園區營運與規劃,透過相關如策展、展覽代理的品牌活化再造等方向,從早期單一文具業務的「點」、到經營門市的「線」、延伸到文創園區的「面」,衍生出更多元的商業模式。

       侯柏安談到要進軍文創園區經營的第一步,首重透過網路行銷打開知名度。在臺南市文化局的帶領下增進園區與在地的連結,「園區內的團隊們首重思考的都是如何讓臺南知名的IP藍曬圖再次重生,並以此為核心打造文創園區,園區內的餐飲、各類店家全都取得共識融入臺南意象」。

       透過在地化選品加上先前經營趣活門市所累積的消費者大數據,讓吉而好迅速掌握切入市場的流量密碼,「事實證明策略是成功的」,藍曬圖文創園區現已成為臺南知名觀光景點之一。

心懷導遊夢  誤打誤撞克紹箕裘

       侯柏安笑說,自己進入家族事業的契機,某種層面也和吉而好的發展軌跡相似,同樣是被情勢推著走。

       求學時就讀旅館管理科系,同時擁有國際導遊與領隊執照,原本一心計畫畢業後進入旅遊業,「連老師都認為我未來會成為一位紅牌導遊」。2010年時,吉而好獲得中華民國建國100年的周邊商品總授權,當時兩岸交流熱絡,來臺陸客絡繹不絕,不僅產品大賣,公司上下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侯柏安從外島退伍第三天,銜著長輩之命進入家族企業幫忙。

       進入公司初期從工廠基層開始學起,包括金屬加工、塑膠射出、印刷等製程全都走過一輪,當時什麼都不懂,自然也吃了不少排頭。但熬過了這個階段,所有的經歷都成為未來專業知識的養分。

       原本打算忙完建國百年的案子後,要繼續導遊夢想。但隨著愈加熟悉商品製程,他發現公司若要擴大規模,當時的設計力尚不足以應付,這不僅成為創立「趣活設計師平臺」的初衷,也讓他的人生軌跡就此轉彎。

      「我們一開始想得很簡單,有好的合作設計師、也有好的商品,只要找到通路就有機會打開市場商機」。但當時臺灣市場對文創產品的概念還很模糊,也沒有專門的文創商品店,幾經考量,與其坐等機會,不如自己創造通路。

       在籌備通路的過程中,吉而好公司正好接到高雄市文化局主辦「好漢玩字節」的周邊商品專案,要在駁二附近籌備玩字節的紀念品館。「要擺滿一家6、7坪店面的產品動輒上百樣,這時我們想到可以整合平臺上已設計好、且IP屬性相近的商品,另外再開發一些搭配活動的主視覺產品,玩字節的紀念品專賣店就誕生了」。

       最妙的是,玩字節紀念品超級熱賣,業績收益之高,連活動主辦方都始料未及。隨著玩字節周邊商品打下口碑,接著又陸續承接高雄設計節、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電影文化節等諸多活動的周邊商品,更於臺北中正紀念堂博物館商店與中央商店設下北部第一個旗艦點,此舉不僅讓吉而好站穩通路第一步,侯柏安也隨著家族決定擱置他的導遊夢,全心投入文創產業。

赴中國大陸發展  歷經十個月低潮

       臺灣累積一定實戰經驗後,在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林子凱的引薦下,決定將文創理念推廣至對岸。2012年12月,侯柏安單槍匹馬登陸發展,初期就順利接到還不錯的項目,「我以為會一路順風順水,沒想到接著就進入長達10個月的撞牆期」。

       侯柏安說,「當時我根本不知該從何找尋客戶,只能等待朋友們推薦的應酬場合去認識人、盡量拓展人脈。眼見公司只有支出卻沒有收益,每天都覺得壓力山大」。但這段低潮也並非沒有收穫,「既然我在大陸是從nothing開始,姿態就要更謙和」。在因緣際會下,侯柏安與一家承接「金磚國家峰會」的國禮企業接上線,沒想到設計提案一下就通過,「我們一下子從大陸禮品市場的小白,變成有能力做國禮的單位,這才真正撬開了大陸市場的大門」。

       在接下來的幾年,侯柏安陸續接到其他地方政府的周邊商品合作案,生意如雪球愈滾愈大,有愈來愈多人找他談合作,侯柏安開玩笑的說「這7、8年間,我與團隊開始了在全大陸『做案子』的生涯」。透過團隊年輕又肯吃苦,即便六、七線城市的案子也都不排斥,短短幾年在大陸40多個城市都拿到合作案。

       侯柏安在大陸各地的合作案相當多元,除了設計周邊商品,憑藉在臺灣經營文創園區的經驗,團隊還提供文創園區規劃以及品牌再造。依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除依照當地文創特色提供完整的園區規劃,可以派駐專業團隊給予經營協助,或是設計不同的教育訓練課程等。

       包括佛山石灣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武漢的蕭耀南公館、貴州的山藥博物館、江蘇徐州新沂的全國桃評會等等,都曾和侯柏安的團隊合作。「只要有機會,我們的團隊都會去」。

 

疫情打亂一切步伐  大陸市場暫時停擺

      正當各地合作漸上軌道,生意風生水起之時,無奈疫情打亂一切步伐。2020年之後大陸業務囿於疫情完全停擺,目前僅剩蘇州、上海、武漢三地還有據點,他的工作重心也一下子從大陸回到臺灣。

      不過,臺灣的生意也籠罩在疫情陰霾中。為突破困境,公司近年來與酒業、生醫等業者合作創造出新的營業範圍,同時加速數位轉型,為永續經營蹲穩步伐。

       隨疫情趨緩,文創業者終於見到一絲曙光。近期藍曬圖文創園區、駁二等地的觀光客已恢復到疫前的7、8成。吉而好與趣活也看好疫後商機,決定趁勝追擊、逆勢拓展,年底除將在臺北永康街開設實體店面,並將重新開張中正紀念堂的博物館商店,準備迎接觀光客的回流。而文創園區場館運營管理的部分與政府攜手合作也會是明年公司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如臺塑王氏昆仲公園及成功大學創新中心旺宏館等場地運營正如火如荼進行議定中。

公司完成二代接班  期待重整旗鼓赴陸打拼

       企業的永續經營無法迴避接班議題。隨著趣活、文創園區等業務上軌道,吉而好目前由侯柏安接棒負責公司大小事物執行,產品開發、通路行銷、專職採購、園區管理、大陸市場開拓等,完成二代接班使命。

      雖接班不免經歷陣痛期,不同世代的想法與做事方式不同,中間的落差除了不斷溝通協調,更重要的還是「憑實力而非憑血緣說話」,「只要可以扛的起做得出業績,質疑的聲浪不攻自破」。

      侯柏安以自己的經驗為例,「有些二代不願意從最基層蹲起,一沒戰鬥力、二沒戰績、三缺乏經營邏輯、四拿不出商業報告,這樣要如何接班?」。在缺乏實戰經驗的背景下就意圖制訂公司決策,「絕對非常危險」。但另一方面,他認為企業的永續經營也不必執著於二代接手,可以交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經營權和股權事實上可以完全分開」。

      展望未來,「以文化為底蘊的文創產業,沒有理由放棄同為華人的大陸市場」,只待大陸解封後將重整旗鼓,重拾布局。

     侯柏安也分析,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與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確實對文化產業造成一定衝擊,未來即便重新登陸,勢必也要審時度勢調整經營思維,但為此他也笑著說,透過一步一腳印,逐步蓄積能量,做好準備,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熱門推薦

2024探索台灣之美夏令營,將於5月22號11點準時開放報名【焦點新訊】

海基會帶領大陸臺商走訪桃園優質企業【最新活動】

「兩會」後中共最新財經政策解析【精選文章】

從多角化經營到生態休閒:褚雲傑打造湖北最美農場【深度專訪】

大陸臺商退場管道的選擇與風險【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中國大陸新修訂《公司法》及《刑法修正(十二)》對臺商的影響與因應建議【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