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兩岸經貿網

:::

味覺魔術師「神秘果」 森郁農業行銷世界舞台

  • 資料發布日期:113-03-07
  • 最後更新日期:113-04-19
柳州臺協副會長、森郁農業科技執行董事黃崑勝

文/蔡敏姿

一顆顆鮮紅飽滿的果實,外型如小番茄般,咬一口,竟能將酸味變甜,這就是神奇的「神秘果」,森郁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其研發製成錠劑,榮獲台灣、日本發明專利,產品並銷往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地。背後推手日柳州臺協副會長、森郁農業科技執行董事黃崑勝及創辦人林美玲,因為他們致力推廣天然健康的飲食生活。

20年前風靡台灣 一顆果實要價150元

採訪當天,正逢採收時節,清晨5點半,黃崑勝到果園坐鎮指揮,希望能將最天然新鮮的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在重視養生的時代,將神秘果製成酸性食品的天然添加劑,或滿足三高病患需要甜味的媒介,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黃崑勝與公司創辦人林美玲,曾將原生長於西非的神秘果樹苗帶到廣西柳州種植培育,或許是因為水土不服或氣候環境無法適應,神秘果一直無法種植成功,直到將樹苗帶回台灣才有收穫。

公司前身是聖果農場,專營蘭花組織栽培與蘭苗批發為主。起初,果園是以高規格培育蘭花的方式來培植神秘果種苗,但育苗繁殖非常不穩定,經過數年後,終於突破技術栽植成功,向台糖租地大量的種植神秘果種苗。

森郁農業科技的果園座落在高雄美濃、旗山、台南仁德,總面積13公頃,農場裡樹齡超過20年以上的果樹有3萬5千多棵,生產期為2月至7月中旬,年產量逾3萬5千公斤。果園採有機栽種,擁有慈心有機驗証公司的證書,現場採摘鮮果,用手擦拭掉上頭的塵土即可安心食用。

研製果錠門檻高 奪台、日發明專利

其實,神秘果曾在台灣名聲大噪,20年前市場炒作一顆果實賣100元、150元。黃崑勝表示,森郁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超過20年以上的栽種經驗,是首家做成錠劑產品的,技術門檻高,並開發出各項應用產品。

神秘果是一種稀少又具有酸變甜之特性的水果,果中含有一種特別的「醣蛋白」,本身沒有甜味,但能讓人在品嚐原本不甜的酸性食物時嚐出甜味。這種特性為掩蓋酸性味蕾而激發甜性味蕾的感官反應,有吃到甜的感覺卻沒吃到糖,具「神秘」的口感。

不過,神秘果保存不易,林美玲發揮自身應用化學系的專長,開始研究開發各項應用產品,更將神秘果濃縮製成果錠,「蜜拉聖果錠」的製造方法並榮獲臺灣、日本發明專利,目前也是森郁農業的主力產品,主要銷往美國,約占80%,其次是日本、澳洲、紐西蘭等亞太地區。

產品在美國受三大族群青睞

神秘果又稱為變味果、蜜拉聖果,原產於西非的迦納、剛果一帶,1960年引入中國大陸後,在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栽植。目前,台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也引入培種。神秘果在國外被稱為「miracle fruit」,在日本被認定為無害的食品添加劑。在歐美,更有許多美食家利用它來做新奇的創意料理,與健康和醫療用途的食品科學。

黃崑勝分析,公司產品在美國市場有三大族群,第一類是肥胖者,肥胖者想攝取有機酸,如檸檬,如果酸加糖調味,就會失去效果,但使用神秘果後,吃檸檬就會有甜味,讓肥胖者能吸收有機酸,變成鹼性體質,體重較容易下降。第二類是化療的病人,70%以上失去味覺,神秘果能協助提升味覺,幫助增加食慾,之前新冠病毒疫情,美國很多人失去味覺,公司的產品在美銷路逆勢增加3成。第三類族群是大學生,辦派對時在雞尾酒中加入酸性水果,含了神秘果果錠後,再喝酸性飲料就變成甜蜜美食,成為創意飲品。

年逾半百轉職 從木材業跨足農業科技

今年68歲的黃崑勝早年從事家具木材行業,年逾半百才跨入農業科技業。回憶早年赴陸打拼的日子,1987年11月2日兩岸開放探親,他在次日就飛往大陸投身木材行業,一轉眼度過30多個年頭。

黃崑勝指出,早期木材行業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中國大陸邊疆地區。他長時間奔走廣西、雲南的西雙版納、瑞麗,還有內蒙古自治區的滿洲里和呼和浩特,以及黑龍江省的綏芬河等地,同時在深圳、東莞、廈門、漳州等地設立了多家廠房。東奔西跑廣結善緣,成為業界的元老級人物。

13年前,為了要照顧年邁的雙親,他從大陸返台,並加入種植神秘果的行列。他原患有高血壓、痛風,吃了4年半的降血壓藥,經食用神秘果鮮果及錠劑1年後,自己覺得身體狀況得到改善。神秘果錠的酸鹼值經灰分檢測為PH11.9,為鹼性食品,能幫助及促進一些長期服藥者或對食物的味覺敏感較低的人,增加食物口感,具醫療應用的潛力。在親身體驗過後,他決定「撩落去」擴大經營事業。

同業山寨 打官司無果

樹大招風,黃崑勝在種植神秘果逐漸有收穫之際,卻遭大陸寧波業者「山寨」公司品牌。他回憶說,對方仿冒公司美國市場產品「mberry」品牌,不論包裝、字樣全部都如出一轍,還是經由美國的客戶告知,他才知道自己的產品被盜用賣到其他國家,「胡亂搞一通!」他氣得一度要告上法院,但後來不了了之。還有大陸同業剽竊他的果園培育種植方案,申請鉅額政策補助,最後成功上市。同業不良競爭之下,讓他有如「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陸神秘果並未列入「食品名錄」中,而是被歸類在「新穎性產品」,需要進行許多檢測,蓋許多認證章,「說白了,是人頭紙,耗費鉅額還不一定通過認證」。他說,約莫7年前,公司花費人民幣300多萬元,委託雲南一家認證機構進行產品檢測,爭取獲得認證。經過層層關卡的辦理,當產品進入最後階段時,中央單位卻要求新穎性產品必須在指定的7家認證單位中進行認證,而公司所委託的單位並不在其中,因此申請被駁回。當時他心灰意冷,在對岸要推廣神秘果農業之路坎坷難行。

由於早年涉足木材行業,黃崑勝在福建省的廈門和漳州都有業務據點。他原打算將神秘果種在對岸,以鮮果、乾燥果的產品銷售大陸,就不會面臨進口關稅。未料,人算不如天算,2022年底寒流來襲,福建氣溫破天荒降至零度,種植的樹苗全都死光。他逼不得已只好關閉大陸公司,並感嘆道「與大陸市場無緣啊!」。

神秘果事業一條龍服務 全球不到10家

「從事神秘果製錠加工的,全球沒超過10家。」黃崑勝表示,神秘果種植需要6年後才能開始結果,且果實採摘下來後僅能保存2天就氧化,投資與加工技術門檻高。神秘果一年到頭都會產果,但受台灣氣候因素影響,遇到颱風或大雨,花苞就會枯萎,這時只能修剪樹枝,讓樹木好好休養。在11月到隔年5月採果收成期間,因為需要逐顆採摘,所以人力需求與人工成本偏高。

神秘果採摘當天必須立即進行加工,將果肉分離。黃崑勝簡述了製作過程:在旗山果園採摘後,先進行果肉分離的加工,然後將果肉送至鳥松的加工廠進行冷凍真空乾燥,以保存原有的營養成分。接著,將果肉送往符合GMP標準的加工廠,進行磨粉和錠劑包裝,最後出口到美國和日本。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從種植、加工到出口銷售,全部一手包辦。

此外,神秘果是熱帶植物,在叢林環境下生長,需要營造半日照的環境,果園必須搭建牢固的黑網,而這種黑網的價格比一般的白網高出3至4倍。早期,1公頃的農地搭建黑網的成本約為150萬元,近年來隨著物價不斷攀升,成本已經上漲至250萬元。由於前期投資相對較高,小農難以負擔,而大企業投資後短期內難以看到回報,因此很少有人願意培育神秘果,由此凸顯培育神秘果的珍貴與不易。

昔日木材劊子手 化身樹苗守護者

森郁農業科技今年邁入第21年,黃崑勝說,「以前做木材業破壞生態,現在種樹保護地球來贖罪」。35年前,進口一船萬立方米的原木到高雄,直徑2公尺的可以有100多根;13年前,同樣從馬來西亞進口一船1萬立方米原木進入廈門,1公尺直徑的原木,竟不到幾十根,讓他感慨良多,木材行業將生態破壞的太厲害了,現在致力培育小樹苗,種植神秘果樹,自然資源值得大家一起珍惜和保護。

談及未來規劃,他稱「現在做的不僅僅是事業,更是共業,要將神秘果傳承下去」,他期待找到對農業科技有興趣的年輕後輩來接手,因為果園裡有數萬顆樹等著人來照顧,每棵樹都是寶,希望有更多人為生態平衡與永續發展投注心力。

熱門推薦

配合大陸委員會提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替代方案 移民署:網站專區已公布申請書,自4月21日起受理【焦點新訊】

「第32屆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拜會海基會【最新活動】

好文轉載|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成因及其情勢觀察【精選文章】

黑糖飄香的風城長照據點 王翎鳳在臺紮根發揮量能【深度專訪】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簡介及對臺商的影響【兩岸經貿講座輯要】

簡析中國大陸邊境控制制度及因應之道【臺商財經法律顧問專欄】

回頁首